今年的国剧,真是爆了。

开年《狂飙》创下热度高峰,《三体》为国产科幻开出新路。

接下来的大剧,一部接着一部,《人生之路》《他是谁》《无间》《云襄传》,年代剧、刑侦剧、谍战剧、武侠剧,百花齐放。


(资料图片)

五月才刚开个头,《漫长的季节》又创下近八年国剧评分新高:9.4,一首《再回首》,一个“向前走别回头”的大结局,感动多少观众。

国剧,似乎正在变成大剧的盛宴,类型剧的外壳,全明星的阵容,加上优异的品质,令观众流连忘返。

但在一票大剧、热剧中,我却看上了一部冷门剧。

按如今的市场审美。

这剧的海报的确有些过于“朴实”了:让人想起,去年同样全身上下透出朴实的央视剧,《大山的女儿》。

同样,都是几乎没有宣传,没有“流量”的主旋律正剧,也没有华丽阵容、热搜话题。

导致许多年轻观众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部作品,已经悄悄开播。

但,我却忍不住将视线对准它——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曾用名,《雪线之上》。

平台,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演员,聚集了多位实力派,巩峥、何政军、刘向京、杨童舒、沈丹萍等。

题材,是援藏+央视最拿手、最娴熟的主旋律扶贫题材。

剧集也不负众望。

首播仅播出两集就拿下了全国收视第二。

过去的扶贫剧,大山的女儿,山海情,往往离不开大山大海,这一次,故事却讲到了雪线之上,雪莲花开的地方。

观众会爱看吗?

前两集看完,浑身感到荡气回肠,回味无穷。更对援藏事业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过去的央视扶贫剧,一直有一个特点:开局不受关注,后劲十足,《山海情》《大山的女儿》都是开局收视平平,越播热度越高,《大山的女儿》更是重播收视率几乎和首播打平。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能否重复这些经典央视正剧的逆袭曲线?

又能否把故事讲到观众心里?

让我们随故事一起,往青藏高原去,往雪山深处去。

01、 绝美仙境的贫苦、忽然而至的雪崩,一开播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既然是援藏剧,剧的主要内容,肯定是援藏人员和藏区群众一起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

从穷到富,才有故事感,这也是剧本身自带的情节魅力。

但这部剧的感受,注定与其他扶贫剧不同。

因为故事的发生地,带给观众的,完全是视觉上的享受。

连绵雪山、碧草连天、蓝天湖泊,人间仙境。

但最美丽的人间仙境,也有最现实的困境。

故事的时代背景,设置在90年代末,大多数观众,对那个时代当地的“穷”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但对援藏剧来说,“穷”是开篇的题眼。

因为穷,才要援藏,所以要拍好一部援藏题材剧,首先就要正确地展现出穷的现实。

怎么拍,主创从三个角度切入,一下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其一,从人和经济的角度。

故事讲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河南籍大学毕业生欧阳南(巩峥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愿支援西藏建设的历程。

但故事开篇却不急着引出主角,而是先拍了一场故事发生地西藏朗嘎县强嘎村的村委会议 。

几乎所有村干部一开口,都在要钱,养牛养羊要钱,搞草场要钱。

可村主任就一句话,“钱都用来修路了,哪还有钱?”村干部直接抱怨:干嘛非要修路?村主任门清:不修路,外面进不来。为了修路,我还搭进去三头耗牛呢,我找谁说去?

有人小声嘀咕:你是村主任,你愿意。

气得村主任直接爆粗。

蓝图规划得再美好,终究属于未来。

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他们只着眼当下:牛羊的肚子能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能不能填饱?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缺钱。」

但就在一群人讨论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人急忙进来,冲着村主任报信:快回去吧,你家儿子要走了。

原来,就在开会的时候,村主任的儿子背上行李,坚持要踏上出村的路,理由就一个:我都30岁了,不想窝囊一辈子。

母亲直接给他跪下,紧紧抱住他的双腿苦苦哀求:妈不嫌弃你,妈养你一辈子。

可母亲的哀求,村民的劝阻,却拉不会一颗已经飞走的男儿心。

当地,太穷了。最后村主任赶到,也只能和所有人一起目送孩子远去,最后那汉子走出村,回头,跪下,给父母重重磕了一个头。

这个开场,从村委会没钱的困境,到更直观的壮劳动力离村,两场戏就把当地的贫困表现了出来。

其二,从爱情的角度。

这个角度,更妙。

曲尼次仁饰演的女主是当地最美的姑娘,一双眼眸如同雪山里的清泉,能歌善舞,还骑得了最悍的马。

第一次出场,就是女主卓玛骑马飞奔,原来爱慕她的村里首富之子和他的爱人,打起来了。

汉子见爱人来了也不废话:你收了我的彩礼,就是我的人了。

一伸手指头:五头大耗牛。在草原上,这可不是小数目。

可卓玛先是轻轻一笑:我哥收了你彩礼,说明我哥想嫁给你,不是我。

接着轻轻一哼:山羊喜欢的是岩石,绵羊喜欢的是山坡,而我卓玛喜欢的人,是拉次。

对方不服:为什么嘛,全村都知道,他家最穷,连老鼠到了他家,都要抹着泪走的嘛。

最后姑娘计上心来,抢过一个女孩手中的苹果顶在头上,站上岩石对他们说:你们举起平时射鹰的弓箭,谁能射中我头顶的苹果,我就嫁给谁,如果你们都射不中,就听我的。

爱她的汉子当然只能选择放弃,这场困局迎刃而解。

但汉子临走一箭射中了苹果,撂下一句话:卓玛,我刚才之所以不射果子,是怕伤到你,你是全村最漂亮的姑娘,强嘎村那么穷,能配上你的只有我大巴桑。

而女孩心爱的拉次也忍不住拉住姑娘的手,说自己真的穷。让她考虑清楚。卓玛却鼓励爱人:你不是借钱跑运输吗,日子会好起来的。

这场戏,看似写的是爱情,其实字字句句都在说贫困对爱情的影响。

家里穷,再好的汉子也娶不起心爱的姑娘。要成全爱情,就得拼出个好日子。

其三,是屋漏偏逢“雪崩”。

故事讲到这里,该我们的男主出场了。

巩峥饰演的援藏大学生,正在赶往强噶村的路上。

这一上路,又为我们呈现出了当地经济的困难。

车队走的是泥泞颠簸的土路,山路弯弯,颠得女大学生晕头转向,加上高反,苦不堪言。

而送他们的车已经是县里的顶配:副县长的公车,却残旧不堪。

更严峻的是,通往村里的路还在修,一行人走到一半,却被乱石挡路,只得下车搬走乱石。

这一路,崎岖不平的道路和破旧的车辆,这个贫困落后的样子,给了观众直接的视觉冲击。

但更残酷的遭遇,才刚要到来:雪崩。

亲自上阵修路的村主任刚为搬开碎石松口气,忽然听出不对:雪山里哪来的轰隆隆的怪声。

众人抬头一看,个个大惊失色:雪崩了,快跑,快跑。

此时雪山上沉积多年的积雪,已经飞速间沿着山坡倾泻而下,场面无比壮观,却又极度凶险。

在那个人们还不习惯遇事先拍照发朋友圈的年代,人们四散躲避,依然赶不上雪崩的速度。

危急关头,男主一个飞身扑倒被惊得当场呆住的女大学生,自己却失去了平衡,就在坠崖的瞬间,被借钱买车跑货运的拉次一把救下,拉次却被乱石砸下山崖。

女大学生得救了,男主陷入昏迷又苏醒,成为了媒体报道中的救人英雄,但拉次却失去了生命。

重重叠叠的问题,全都摆在他的面前:雪崩淹没了一家家藏民家中最珍贵的牛羊,灾后重建怎么搞?

卓玛失去了爱人,拉次的母亲失去了儿子,人们的创伤如何平复?

更长远的问题:援藏的男主如何带领贫困落后的乡村通过建设改头换面,带领藏区同胞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对援藏题材剧来说,“穷”是题眼,正因为太穷,才需要扶贫,才需要援藏,这是所有援藏题材作品的动因。

而《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就用真实的镜头和贴近的角度,深刻展现出了当年的现实。

但这个开场最好的地方在于,除了表现穷,更表现了当地群众脱贫的渴望和力量。

有场戏深深打动了我,就是男主在拉次救人牺牲后去他的盲人母亲家探望,想给老人做点东西吃,却发现家里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男主强忍泪水,老家人却自顾自回忆起儿子,说起当年丈夫会从雪山打水煮牛肉,香气整个村子都能闻到。

又说拉次说赚到钱了,就给她买一大块牛肉。

这段戏是如此质朴,又如此动人。

对于当地群众来说,钱不仅代表着物质,代表能买到可口的食物,也是人们传递情感的必要之物。

牛肉香气难忘,更难忘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吃牛肉的快乐情景。一大块牛肉好吃,更有味的是儿子的挂念和孝心。

可以说,故事开场就埋下一个钩子,这个开场,也让后续男主去改变现状、寻求发展的迫切更有说服力。

扶贫不是往沙漠里浇水。那只能解一时止渴,但不治本。

扶贫的目的,应该是让雪山中盛放出雪莲花。

当一腔热血,进入雪山,怎样把贫困而又美丽的朗嘎县强嘎村,带上一条生态文明致富之路?无疑是故事的最大看点。

接下来,看男主的了。

2、巩峥主演,更有6位实力派坐镇,演技管够

对于央视电视剧,尤其是扶贫剧,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阵容未必华丽,但绝对不缺好演员。

而在《雪莲花盛放的地方》中,这个定律依旧如此,该剧聚集了一大批演技实力派。

第一位、巩峥。

作为“年代剧专业户” 的巩峥,是演艺圈标准的低调演技派。

平日不声不响,绯闻炒作流量都轮不到他,但他的演技早在《女人花》、《青岛往事》中彰显无疑。

并且巩峥本人的长相就周正、大气,配上他沉稳的表演风格,十分适合出演央视的正剧。

本剧中他出演援藏的大学生,开场是有些扮嫩,但那是因为援藏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故事的跨度长达20年,巩峥要从20岁出头演到40多岁,这么一看就合理了。

剧中的巩峥,开场朝气蓬勃,斗志昂扬。

但真正让他下决心扎根强嘎村的,却是那场刻骨铭心的雪崩。

巩峥的一双眼睛里带着坚韧和勇气,给人一种安心靠谱的感觉。

他往那里一站,就能瞬间进入角色,让观众直接入戏。

在表达角色情绪上,他也没有用外放的诠释,而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面对拉次母亲的温暖,他强忍泪水。

面对带着牛肉而来请他喝酒的大巴桑,他微微一笑用手一拦: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说了,咱们再喝不迟。

通过眼神、台词和动作,巩峥就演出了一个朴实稳重、有责任担当的援藏干部形象。

第二位,是何政军。

无论何时看到“赵政委”,观众就是一阵心安。

何政军长相浓眉大眼,演正面人物有着先天优势,《亮剑》里的赵刚,《觉醒年代》中的外交官,都被他演得正气凛然,入木三分。

这次他饰演的当地副县长,一身正气,为官清廉,入藏区多年,还没成家。

干部领导其实不好演,但何政军的演技依旧出彩。

他演出了领导的接地气。

尤其是雪崩后的应急救援戏,他饰演的副县长一出场就丝毫没有架子,跟着众人一块忙着救灾,一路风尘仆仆。

面对昏迷中的男主,他忍不住回忆当年,眼神中透出焦虑,又带着期许。

何政军的表演有细节有层次,精准地传递出角色的特质,分分钟就能让观众代入到角色。

不愧是国家一级演员。

第三位、曲尼次仁。

援藏题材的作品,当然应该有真正的藏族演员加盟。

曲尼次仁是土生土长的西藏人,五官就有着藏族姑娘的独特风情,在国剧中经常扮演古装美人的她,演回藏族姑娘让人眼前一亮。

卓玛这个角色,漂亮、野性、敞亮,又无比善良,今年37岁的曲尼次仁演出少女毫无压力,观众根本看不出来。

她的表演也十分自然。

骑上高头大马奔驰来去,仿佛青藏高原上的风,清新中,透着一股劲儿。

第四位、刘向京。

乍一看,这个演员似乎不太熟悉。

但提起《闯关东》中的敦厚又懦弱的朱家大哥。大家是不是脑海中瞬间就有画面了呢?

这部剧中,他饰演的是另一位援藏干部。

与男主的朴实稳重不同,这个人物心思更加活泛,也更加的圆滑。

被醒来的女朋友责问雪崩时他去哪儿了,又怂又巧言善辩的样子实在是太好笑了!

这些角色的特质,刘向京都诠释地很到位,这个角色,总算给这位实力派发挥空间了。

除了这四位,剧中还有很多实力派戏骨。

比如曾经的古装女神的杨童舒。

谍战剧《黎明之前》中的“水手”陆剑民等。

这些演员在剧中的精彩表现 ,当然也是剧集的一大看点。

3、援藏剧怎么做爆款?本剧或许可以打个样

这几年不愧是主旋律大年。

从《觉醒年代》《功勋》这样的年代大剧,到《山海情》《大山的女儿》这样的扶贫剧,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极高的口碑。

这其中,当然不止是故事本身的传奇,精彩。也是因为创作团队满怀着诚意,踏踏实实地拍摄。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只需要延续这些佳作的风格,就足够精彩。传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真实感。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剧本创作历时3年,在拉萨、林芝等地完成拍摄,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价为“迄今为止较好表现当代西藏的一部电视剧”。

剧作的一大成功关键,就是足够写实。

90年代藏区群众家中破旧老式的摆件,孩子一句想吃牛肉众人的沉默等,真实还原了脱贫前的贫困。

此外,这部剧还塑造了非常精彩的群像戏。

主创让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温度与人情,呈现出立体、生动的形象。

故事中的每一个配角,但刻画得非常生动。

比如,一心想要娶卓玛的性格大剌剌的青年大巴桑,

负重前行的村主任,坦言一千块钱都没见过的村里的姑娘。

人物群像出来了,一个真实的90年代亟待脱贫致富的藏区小村,一下就把观众拉到那个故事环境里去,瞬间就入戏了。

另一个就是史诗感。

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样的脱贫攻坚的故事,本身就极具宏大的史诗感。

当故事发生在西藏雪线之上,那浓郁的藏地风情和人文美景,油画般的高原极地风光,就更增添了故事的壮美。

在写实的基础上,剧集没有忘了点缀诗意。

最贫瘠的地方,也有着最壮美的风景。

尤其是剧中一带而过的藏地那种神圣高洁的原始美,直击人心。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也通过一个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故事,以点带面,史诗般展现了那段动人的脱贫攻坚历史。

尤其是,男主从雪山外边走来,为什么选择扎根雪山?

我觉得,这些人,这些事,固然是伟大的。然而,无需为这些选择赋予太多意义。

因为意义就在故事里。

如果真要找原因。

答案或许就藏在那幅“朴实”的海报里:雪线之上,雪莲花盛开。

人力可以攀上顶峰,也能跨越雪山,但最艰难也最可贵的,是用双手创造幸福的未来。

拍出这种感觉,剧就成了。

有人说这部剧的观众主要是中老年,我却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看到它。

比起收视,它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过去真实的藏区,曾经历过怎样的奋斗,才能更懂得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

这是比任何高收视都更有意义的。

当许多国产剧,都试图给观众呈现空中楼阁般的幻梦时。

难得有一部剧,在雪山之巅,让故事回到地面,扎进土里。

这才是援藏故事,最好的呈现方式。

雪线之上,更美。

雪莲花开的地方,有更值得托付的未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