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来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内外大片陆续上映。
第一波领头羊,当属《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
作为第七部重启之作,本片怒砸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亿元)。
首周末票房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亿元),系列第三低,不算理想。
而且,口碑远远不如当年。
豆瓣6.3,系列排名倒数第二。
只高于备受吐槽的《变形金刚5》。
按照这口碑,回本可能有些难度。
曾经的王牌IP,如今已经越拍越烂,不复当年的辉煌。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鱼叔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它——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
Transformers: Rise of the Beasts
01
2007年,第一部《变形金刚》上映。
当童年回忆中的古早动画,变成巨大银幕上的逼真特效。
那股震撼和激动,让无数粉丝至今难以忘怀。
擎天柱的出场变形。
汽车人的首次集合。
硬碰硬的机器大战。
与威震天的巅峰对决。
千言万语全都汇成一个字——
爽!
不得不说,《变形金刚》电影版的成功,离不开系列大功臣——
导演迈克尔·贝,粉丝昵称「卖拷贝」。
由于爱爆炸,更爱实拍的爆炸,江湖人送外号「爆炸贝」。
《变形金刚》系列,被他一连炸出五部大片,一手打造了全球最吸金的顶级系列。
不过,卖拷贝拍出了系列最佳,也拍出了系列最烂。
口碑的一路走低,让《变形金刚5》只剩下狂轰滥炸。
同时,也为卖拷贝时代的《变形金刚》系列画上句点。
等到2018年的《大黄蜂》上映。
G1造型的变形金刚设计,和上世纪80年的复古风格,让大家眼前一亮。
没有了卖拷贝的狂轰滥炸,全新的主创班底为这个系列注入了新鲜血液。
虽然不算大爆,但至少,赢得了粉丝的肯定。
时隔5年,续作终于来了。
但,早在上映之前就受到不少吐槽。
争议最大的,就是变形金刚的外观设计。
前作《大黄蜂》中受到好评的G1设计,遭到全盘抛弃。
相比之下,就是一整个「审美降级」。
与其说是续作,倒更像是新作。
上为《大黄蜂》,下为《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
鱼叔在看过电影后,如鲠在喉。
之前的诸多担心都得到印证。
最难以接受的,是特效上的问题。
当初第一款预告片,就出现了擎天柱肩膀穿模的制作事故。
谁曾想,那竟然是对成片的大预警。
如果要说《变形金刚》的最大看点是什么?
答案必然毋庸置疑——
变形。
而这部电影里变形的份量,就像是一个大碗两根面。
正片里的变形镜头,基本都塞在预告片里了。
仅有的变形镜头,还是很难让人满意。
汽车人的变形太快,都来不及听完金属碰撞的哐哐声。
上映前大肆宣传的巨无霸人形变身。
正片里几乎都是快速闪过,生怕观众看全。
不知道怎么了,时隔16年之后,特效的质感居然还大幅下滑了。
每一次变形,都是满满的塑料感。
更让鱼叔感到不爽的是,本该作为本片中心的「巨无霸」,戏份寥寥。
看似作用很大的飞箭勇士,从头到尾都没变过形。
小场面不过瘾,大场面也也不够看。
前面的博物馆大战,就初显疲态。
后面的终极大战,特效堆砌,却又毫无惊喜。
反派「天灾」只是看似可怕。
压迫感全靠台词和刻意降低战力。
看不出战术上的编排,也没有设计上的巧思。
变形金刚独具的变形特性,完全被平庸的战斗设计所埋没。
看看卖拷贝执导的《变形金刚》都是怎么做的。
机械战斗和形态改变总是相互配合,让人赏心悦目。
可在这里,一句打就完了。
鱼叔心里忍不住想,就算换成普通机器人,也完全能驾驭这种平庸的打斗。
最让我惊愕的,是竟然在其中看到了漫威的影子。
比如最后大战开始前的面对面站排,对冲。
从动作到运镜,就像是复刻《美国队长3》的机场大战。
再比如天空开传送门涌入杂兵。
又恍惚觉得是《复仇者联盟》里齐塔瑞人入侵。
而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
它竟然有钢!铁!侠!
最后关头,幻影将身体变成盔甲附着到主角诺亚身上。
且不说幻影那么大个身体怎么一下子就消失不见。
那一整个变身的镜头和动作,几乎就是漫威钢铁侠换了个皮肤。
漫威,你怎么忍得了!
不过,整部电影的战斗场面并非一无是处。
最终大战时大黄蜂的空降,成了唯一的兴奋点。
高帅登场,双炮横扫,爆燃空降。
大黄蜂独自一人为电影挽回了一点颜面。
但,仅限如此了。
02
本片的另一大问题,是角色的崩坏。
《变形金刚》里的人气角色,虽说都是铁皮人,但依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灵魂人物,擎天柱。
在前作里,他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很让人安心的领袖模样。
对待人类,友善且理智。
对待同胞,理解且关照。
在他身上,永远保持着一股不威自怒、肩负责任的气质。
不仅是团队的精神领袖,在战斗方面,也是武力天花板。
身先士卒,身手潇洒,兼具勇气和智慧。
所以,即便后来《变形金刚》剧情越来越拉胯,但对于擎天柱的塑造,大家都是认可的。
可到了本片中,擎天柱完全变了个人。
钥匙丢了,立马埋怨刚认识的路人。
大黄蜂死了,直接原地爆炸。
指挥战斗,仿佛刚从「莽村」进修回来。
真正打起来,也没留下一个出彩的场面。
沉稳、博爱的领袖气质消失不见,只剩一个空喊口号的莽撞老大哥。
同样遭到「迫害」的,还有大黄蜂。
众所周知,大黄蜂是《变形金刚》系列中人气最高的角色。
出场时,由于发声系统损坏,只能用收音机说话。
配上娇小的身型和活跃的性格,萌感四射。
一边作为「团宠」担当,一边又凭借极强的战斗力,成为最让人安心的守护者。
更重要的是,大黄蜂是电影中与人类情感牵绊最深的一个机器人。
第一部中,他作为山姆的第一辆车出现。
不仅一同经历了诸多战斗,在生活中也相互为伴。
甚至连山姆谈恋爱的过程,大黄蜂也不曾缺席。
在移情的作用下,观众也不只是把大黄蜂当做一辆车,或一个外星来客。
而是当做了一个忠实的挚友。
再比如个人电影《大黄蜂》中,也是相似的安排。
查莉意外收留并修好了大黄蜂。
青春期的少女和失忆的大黄蜂,就像一对落难兄妹。
两人相处的过程,也让不少人看到了其中的甜美。
这哪是机器人,分明是可萌可战保护力超强的男友啊。
可到了最新的这一部,完全没有了这样的刻画。
毫不夸张地说,大黄蜂这样的人气选手直接成了背景板。
出场没多久,便匆匆下线。
之后便是漫长的躺尸。
本以为它会成为重要的剧情推动,没想到连个工具人都算不上。
让高人气角色坐冷板凳,显然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做出的事。
最后,又安排他莫名其妙地复活。
一系列操作,看得人十分迷惑,简直就是在溜粉。
同样的待遇,也出现在了「巨无霸」身上。
本该作为电影重心的他,却被塑造得非常敷衍。
开场集体亮相后,直到电影过半才再度登场。
戏份不多,台词也不多。
连最受期待的巨无霸和擎天柱的史诗级会面,都只是匆匆带过。
走马观花,还没开始爽,就结束了。
03
《变形金刚》卖得好,离不开「情怀」二字。
当初第一部能获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让大家看到了童年回忆的真人化。
那一瞬间,强烈的梦幻感会让人感到无比兴奋。
与童年回忆匹配的,是贴近现实生活的青春主题——
主角是有着诸多烦恼和渴望的年轻人。
而随着人生第一辆车的来临,生活也发生了惊天改变。
将青春萌动与童年幻想相结合,注定了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冒险故事。
但这一次的《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完全抛弃了这样的设定。
取代大黄蜂成为新任「团宠」的,是幻影。
而男主角与他结识的方式,是因为偷车。
结下友谊的方式,则是因为男主开过「幻影」。
相较前作中买车、修车,再一同出生入死才成为挚友的故事,本片在情感刻画上显得极为敷衍。
这样一来,自然让观众很难有情感共鸣。
可以看出,没有复刻过去的相似情节,似乎在有意和前作区分。
只不过,本片也没能编好一个精彩的故事。
剧情经不起推敲,情怀也卖得不好。
擎天柱、大黄蜂这样的老角色,塑造崩坏。
巨无霸、天灾这样的新角色,也不出彩。
看似是重启,但又没有重启。
哪里都想沾,可是哪里都没有做好。
直到电影结束,鱼叔才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这已经不再是一部单纯的《变形金刚》电影。
因为片尾还留下了一个与《特种部队》联动的彩蛋。
似乎要整出一个变形金刚联手特种部队的「孩之宝宇宙」。
反正就是顺应潮流,派拉蒙也要自己搭建一个电影宇宙。
而这部《变形金刚》的作用,似乎就是在为这个宇宙起头。
所以搞了半天,一切都是为了卖玩具?
只可惜,主创似乎太过执着于扩展电影宇宙,而忽略了讲好一个好故事的重要性。
套路的剧情设计,拙劣的特效水平,敷衍的情感塑造。
一切失败的处理,都是在为一部曾经的超级IP敲响丧钟。
如果第一部都不能让人喜欢,又怎么让人期待后面的联动呢?
宁可不拍,我也不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角色被糟践。
对观众的尊重,才是这个系列当前最缺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