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又一次因说出金句上了热搜,只是这次说金句的场景多少让人有点意外。

不是出现在明星云集的综艺里,轻飘飘地说出一句哲理思考让娱乐圈文盲惭愧。


(相关资料图)

而是出现在一个前不久才刚火起来的网红博主镜头下,以小镇做题家的身份

刚火起来的博主叫@在下辉子,三天涨粉百万,因为他做了个“高中同学盲盒”系列视频。

每期视频往毕业照上扔飞镖,扎中了谁就去拜访谁,看看毕业十年后、接近30岁时大家都在干什么。

这个形式倒不特别,之前也有其他人做。

特别的是,他的高中班级实在强到令人难以想象——

同时考出了当年的省文科状元与省理科状元,在班上排倒数第二的女生考入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全员985。

而就在这张高中毕业照上,网友们发现竟然有李雪琴。

博主约到了李雪琴,和她一起江边散步聊了聊天。

俩人调侃说刚听到“小镇做题家”一词时还觉得自己不是,因为他们高中所在的城市本溪好歹是五线地级市。

可在社会上闯荡后发现,自己其实就是。

也是在这样的聊天中,李雪琴说出了一句可能是许多埋头谋生普通人会憧憬的感慨:

“总听别人说过了30岁人就会变得松弛”

“期待30岁的生日一过,蜡烛一吹我眼睛一睁开,一下子人就松弛下来了。”

“我现在特别期待30岁。”

出走娱乐圈三年

归来仍是做题家

其实大家都能看出这句话是个小小的讽刺。

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怎么可能吹个蜡烛过个生日整个人就脱胎换骨,瞬间从停不下来的无脚鸟变成松弛生活的享受者。

但大家只能像李雪琴这样,把畅想寄托在某个时间节点上。

就像那句曾骗过所有做题家的话——等你考上好大学,一切就都好了。

人总要有点盼头。

视频底下网友们的留言,对李雪琴这句话构成了最好的演绎与补全。

有人真心期待30岁时自己能过得好点、松弛点,过去十年的熬煎得到些回报。

自然也有人把大家拉回现实:

“没什么好期待。”

网友晒出自己的30岁“仪式感”, via@bezos

说来也神奇,娱乐圈这么多人里,李雪琴可能是为数不多明明不是普通人,却总能让普通人有所共鸣的人。

所有人都知道,十年前她被北大录取那一刻就已然是千万考生中的佼佼者。

也知道,三年前她靠《脱口秀大会》成名后进入娱乐圈拍综艺接广告,实现了从家乡铁岭返回北京的阶层跃迁。

但到目前为止,李雪琴依旧不会被网友们用“208w”之类的词嫌弃。

反倒时不时被夸赞,说的话能戳人心窝子里。

看了那个博主和李雪琴以高中同学身份聊天的视频,我突然有些明白大家为什么下意识偏爱她——

也许是李雪琴身上,还有“小镇做题家”的影子。

她回忆自己读的那所本溪高中,一度被调侃为“辽宁的衡水中学”。

李雪琴一个人从铁岭前往外地求学,要经过很长很长的山路才能抵达本溪,至今记得山路是崎岖的。

有北大光环加持,再加上多次展现过不俗的文学功底,大约很多人都会以为李雪琴会是个从小偏爱文学著作的人。

毕竟她曾经在采访中,能随口以助理白晓林的名字说出一首藏头小诗:

白色的鸟群飞进山谷

小时候的记忆也随之一起

林子中 走出一个大人

但在曾经互抄过作业、课堂上说过小话的高中同学面前,李雪琴彻底没了才女的包袱。

说高中时期真正让自己撑下来的不是严肃文学,是起点小说《斗破苍穹》。

不仅自己看,还把有小说的MP4借同学让他一起看。

“看昆德拉、村上春树都没用,不支撑人”,只能是那种纯粹热血的逆天改命网文来告诉自己“咱不怕输”。

不少人留言,说高喊“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口号的热血网文也曾是自己高考时期的精神支柱。

博主以高中同学的身份跟了李雪琴一天的行程,围观她在电视台后台化妆时困到要睡着。

俩人挤在休息间的桌上吃盒饭。

等到李雪琴节目录制结束,又买了根路边摊上的淀粉肠,去江边散步。

倘若不知道李雪琴录制的是《你好星期六》,是明星们但凡上了部新剧必要去拜山头、宣传宣传的综艺。

倘若不知道他们所在的城市,是出了名的娱乐繁华地界长沙。

光看他俩的相处,会觉得他们仿佛回到了曾给予他们安全感的老家小城。

而十年前,他们曾以高考为跳板,想要彻底走出家乡城外的山路。

小镇做题家是一种境遇

在拍摄李雪琴之前,这位博主已经拜访了好几位高中同学。

有他的高中初恋,分数原本能上人大,但阴差阳错地去了对外经贸。

女孩下班后素颜、疲惫地和他会面,聊起高中生活,她说自己乃至妈妈似乎都或多或少地被高考那段时光困住了一点。

直到十年后的现在,她的母亲依旧会谈起当年陪她高考的日子,细数做对了、做错的事。

在她看来,妈妈也许潜意识里一直觉得“女儿本可以更好一点的”。

还有他的高中同学中唯一一个仍在读书的朋友,一位在北大念本硕博、待了十年的男生。

在博主的印象里,这位男生是典型、最乖巧的好学生类型。

见面时却发现男生给自己贴了半个手臂的纹身、戴上了大粗链子。

这位男生说觉得自己快30岁了才真正迎来人生的叛逆期。

开始思考无数家长们眼中“考个博士出来当老师”的标准成功道路,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而自己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今选择了延毕。

也有高中时期默默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女生,曾经靠着墙、埋在书堆里才有一些安全感,如今变得更开朗善谈,正打算组建新家庭。

博主问会不会对婚姻恐惧,她只是洒脱回答:“我觉得只要有想进去的冲动,和退出的勇气就可以了。”

最开始,这组视频的噱头是“高考那些考得好的人都过的怎么样了”。

很多网友们最初抱着看八卦的心态,来看看一群陌生学霸的生活,做好被凡尔赛直击的准备。

结果没想到,看哭了。

大家的共鸣点看似是“小镇做题家”这个稍显老套的概念——

意外进入娱乐圈却依然会局促的李雪琴,十年后亲人仍旧在计较高考得失的女生,按部就班十年却陷入迷茫的北大博士。

哪怕是那位看起来更快乐、变得落落大方的女生,也会坦言自己身上仍然有做题家状态:

“我的世界里没有别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此处令人共鸣的“小镇做题家”,相比于一种特定的身份,或许更像是一种长久的境遇。

是一种时时刻刻担心跌落、害怕长久努力随时可能贬值或湮没的状态。

既愿意去相信命运在自己手里,又悲观地相信在外界规则、变动洪流的限制下,个人奋斗可能不值一提。

是一种没有终点站的旅程状态。

不清楚攀爬到何处才能获得稳定的特权,因此害怕停下为人生列车添煤的铲子。

它们呈现在李雪琴身上,表现为哪怕她的人生目标是想成为作家、向她崇拜的严肃文学作者们靠近。

但在被问到相关问题时,却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挣钱是自己现在最重要目标。

“我父母上年纪了。”“最根本的是看病能不能拿出钱来啊。”

也表现为当娱乐圈明星会顾及咖位与利益互换,更挑剔地选择工作内容与档次时,李雪琴接了很多“碎活”。

大大小小的综艺采访都去,会让自己更容貌焦虑、有可能成为笑料的古偶拍摄邀约也去。

因为不知道眼前这条路最远能衍生到哪里,自己能否赚够足以承担家人风险的钱。

在“做题家”的称呼出现之前

只有一群向上的普通人

不得不说,“毕业十年后拜访高中同学”的时间点选的很妙。

高中后十年,18岁到28岁左右的人生跨度,足够从意气风发到认清现实。

像博主本人说的那样,“每一个人就像从同一条小溪出发,流经不同的方向,再也不会相交,然后各自奔向大海”。

评论区很多网友提议,有没有人做专科版、二本版、退伍老兵版、艺术生版等等,相信同样精彩。

其实这就是人们处境不同、却会同样为学霸版做题家故事共鸣的原因。

在大环境内,普通人面对的问题各不相同,但要经历的人生流程却是共通的——

懵懂、奋斗、不认命、又怀疑着认命,最后终究找到一个自洽的生活方式,不论好坏。

那个时间点可能是传说中会令人松弛的30岁,也可能更早会更晚。

实不相瞒,一个月前我就被算法推送了这个系列的视频,也就是它的第一期、拜访高中初恋女生的那条。

视频中博主去接女生下班,拍了周边的办公楼,其中就包括我们所在的大厦。

不知道是不是被算法识别,推送给了在附近工作的我,本人还恰巧就是标准“小镇做题家”。

小学在小镇上,初中高中在县城上,成绩好考到北京、留下工作。

而在“做题家”这一形容词出现之前,社会上对我这类小镇学生的人生轨迹形容原本应该是——

普通人在漂浮的草台班子世界中不断不断、想过得更好一点,再平淡不过,再正常不过。

当然这也不是“做题家”三个字的错,而是某道阶层天堑毫无声息地降临带来的问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