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作为香港回归25周年的特别献礼,一档《声生不息》横空问世,掀起了港乐热潮。

尤其是收官之战李健的那首《我要如何不想她》,不论是舞台设计还是深层含义,都配得上“优雅”二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歌词改编自民国文学家刘半农的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后由香港流行音乐人梁翘柏编曲,台湾著名歌手蔡琴原唱。

可谓穿越历史时空,横跨两岸三地,也为节目承上启下。

从香港到台湾,不久前,第二季如期而至——

《声生不息·宝岛季》

有《港乐季》珠玉在前,按说《宝岛季》理应更上层楼。

然而,节目才刚刚开播,就已经有不少网友唱衰,甚至有评论直接调侃节目是“声生不息·敏感季”。

众所周知的外在因素当然不能忽视。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显而易见的阻力也同时是节目的看点之一,在两岸关系微妙的当下,节目从宣发到开播,呈现方式就已经赚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不论是海报中用唱片连接大陆与宝岛的设计,360度如岛屿般的舞台,引言篇高水准的百万文案,《月亮代表我的心》的OP,再加上“全面梳理台湾特色的‘中华音乐编年史’”的立意,都足见节目组的用心以及节目存在的非凡意义。

可以说节目保持了芒果音综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并且兼顾了深度与格局。

那么,观众不买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于是,这就又回到了音综老生常谈的问题——嘉宾

不得不承认,对节目所有的期待和赞叹都在嘉宾公布时戛然而止。

因为这阵容实在是喜忧参半,褒贬不一。

相较于港乐季固定的16组音乐人,宝岛季做出了调整。

首先是那英、张信哲、张韶涵、杨宗纬、张杰、华晨宇、马嘉祺、魏如萱所组成的8位固定嘉宾。

他们延续上季设定分成两组,自由组合排兵布阵,根据每期主题进行比拼。

这些歌手流量与非议并存,大多与芒果有过深度合作。

可是横看竖看,想必大家也发现了——这不就是披上《声生不息》外衣的《歌手》吗?

翻来覆去总是这一波人,再好吃的饭,天天吃也腻了。

别急,为了和《歌手》做出差异,除了以上8位,每期节目还有6组特邀歌手

第一轮就包括艾怡良、坏特、陈粒、夏日入侵企划、陈立农、陈卓璇,后续还会有其他歌手加盟。

这种改版增加了新鲜感,但也让节目的连续性有所下降,尤其是相较于《港乐季》当中“大魔王夫妇”的全程坐镇,《宝岛季》目前所到嘉宾的量级还远远达不到上季标准。

于是,为了提升嘉宾的量级,节目又加入了2个金曲分享人的设定。

像第一期的胡德夫、动力火车,第二期的赵传、郭静,在台湾乐坛都具有一定话语权。

然而遗憾的是,他们都在台湾分会场进行演出,并未到达现场。

即便分会场主持人阿雅和王伟忠为点评互动环节增色不少,可这种远程连线还是极大地削弱了节目的整体性与现场感。

节目开播前, 如果你还在疑问蔡依林和张惠妹为什么没有在邀请之中。

那么开播后,节目刻意地将某些争议性艺人剪掉,甚至不惜全屏都抹上马赛克,大概也透露了芒果台的无奈。

看不见的红线让节目愈发保守,谨慎多了,看头少了。

尽管如此,回归音乐本身,其依旧代表行业的顶尖水准——每首选歌都用心良苦。

开场曲,动力火车的《娜鲁湾》,代表了台湾本土音乐的底色。

其中,“娜鲁湾”是中国台湾泰雅人表示欢迎的问候语,作为整季开场曲,打开了台湾流行音乐的时代记忆。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橄榄树》是从70年代文学改编开始的台湾民歌运动的代表作,胡德夫与那英的合唱则让歌曲有了更深的含义。

别看台下的那英好像某个隔壁心直口快的二舅妈,但台上她依然开口跪。

而乡愁,是老一辈台湾音乐人身上永恒的魅力,也是台湾民歌最独特的韵味。

《你的样子》作为80年代罗大佑的代表作,在人们心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演唱这首歌的却是歌手中最年轻的马嘉祺。

他与华晨宇都有两极化的评价,无脑黑表示“看见你我就不烦别人”,而脑残粉又大呼“哥哥最牛最精彩”,这两种呼声处于制衡状态,只能说各有所爱。

抛开表面唱功的争论,其所代表的传承才是节目安排中的精妙之处。

90年代的台湾音乐,张信哲是亲历者,唱功自不必多说。

华语流行乐的黄金年代让人向往,而那个年代中流砥柱的歌手们是否能在后续节目中参与进来其实更令人关注。

用“Cool”作为关键词,千禧年代的音乐群星璀璨,而台剧的OST,同样是一大主题。

此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张杰演绎的《想见你》。

因为常以“讨人厌”形象做评论的丁太升,前不久就以此蹭了波热度。

至于演唱究竟如何?依我看,中规中矩,聊胜于无。

延续上一季的氛围感,全场大合唱必不可少。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为第一期的结尾就再合适不过。

在华语乐坛日渐疲软的今日,怀旧为近些年的音综制作提供了最大出路,但当这类节目愈来愈多时,这种对于情怀的营销就必然会造成审美疲劳

《声生不息·港乐季》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契机,在多方支持下呈现出来不少值得回味的舞台。

但《宝岛季》并不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将主流价值观的传递融入节目的角角落落,并且有温度,有高度,这是芒台综艺难能可贵的品质。

通过文艺作品搭建桥梁纽带,不断强化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除了音乐之外,节目还保留了《康熙来了》当中的《康熙调查局》环节。

随机抽取100位大陆/台湾的路人街访,以“两岸年轻人喜欢的音乐、电视剧、综艺”等问题进行考察。

像是风靡大陆的著名“儿歌”《孤勇者》,也同样是台湾90后的No.1,而大陆90后最喜欢的台湾音乐不出所料是周杰伦。

这不但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也为两岸年轻人彼此了解提供了一个语境。

低于预期,人请不来,消费情怀,自我陶醉,捧关系户,代表不了台湾音乐……

这些问题不可否认,可就像何炅在开场时喊出的那句:“真的不容易,但是我们做到了!”

或许,节目能有如今的呈现,已经是一种生生不息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