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陵和御风未来总装试制工厂内的 eVTOL 产品。 (受访方供图)


【资料图】

口述者:谢陵(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整理:本报记者 史博臻

今年 3 月,对我们而言,那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在位于金山区的无人机基地——御风未来总装试制工厂,2 吨级 eVTOL 产品 M1 系列首架机第一次以完整姿态亮相。这架飞行器身披黑白涂装,翼展 15 米,机身 10 米长、3 米高,装有海鸥式舱门,机舱内部是 3.5 立方米空间,可装载 32 个邮政 1 号箱,设计最大载荷 500 公斤。

自去年 9 月,我们首次对外发布 M1 以后,已达到可进行地面测试的状态,为下一步首飞奠定坚实基础,适航取证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所谓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主要满足城市内、城市间的短途飞行需求。相对直升机来说,eVTOL 飞行器机械结构简单、动力多冗余、噪音低、零碳排放、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好,制造和运营成本更低。我们测算过,在同样安全水平的情况下,eVTOL 每小时运营成本为直升机的 15% 甚至更低。正因这些优势,国内外一众巨头跑步入局 eVTOL 赛道。希望在该领域,上海科技企业能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

我的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照片,拍摄于 2015 年。在办公室里,我正和首席技术官刘十一博士讨论 " 什么样的飞机构型是性能代价最小的垂直起降固定翼解决方案 "。经过计算仿真和分析,我们第一次提出 " 可收放旋翼式垂直起降固定翼 " 构型设想,并认为其可在有限的电池能量密度条件下,实现垂直起降以及最远航程。随后,我们着手制作原理样机。那时候条件很艰苦,两个人既要画图、画电路板、写程序,还要通过网上找加工、买元器件,尝试把产品做出来。

最终,我们开发出自己的飞控软硬件,在产品几十万小时的实飞过程中持续积累数据,进而优化算法和逻辑。有了完全自主的飞控系统,后续在产品路线选择、安全指标、成本控制、研发效率等节点上,我们就有了更多主动权。这些要素决定了未来产品的竞争力。

2022 年 1 月,御风未来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对载人 eVTOL 飞行器开展详细设计。在技术路径上,选择复合翼构型,也就是我们觉得最适合在中国商业化和拿适航证书的构型。

基于 eVTOL 的空中出行是一个长坡厚雪赛道,新型科技产品必将给未来出行方式带来革命性改变。在新领域选择创业,集聚资源十分关键,包括资本助力、政策支持、空域管理本身的技术创新等。在多种创新因素助力下,国内 eVTOL 企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我们也将为这场 " 科技赛跑 " 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一个新兴事物而言,大众对其接受程度也至关重要。很多人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eVTOL 飞行器应该停在哪里?回看历史,19 世纪的街道并没有为汽车做准备。我们不能套用现有的城市格局,因为从来都是交通工具改变城市,而不是交通工具去适应城市。我相信城市设施的发展将随着 eVTOL 产品的丰富进一步向前,未来,一个共享化的空中出行通勤网络也会随之逐步建成。

>>>记者手记

创业者不可能等

万事俱备才行动

在城市内的广场、商场楼顶垂直起飞,人们乘坐一台自动驾驶的电动载人飞行器,在城市间穿梭。这已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全球 eVTOL 飞行器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转向国内,eVTOL 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空中的士、飞行通勤等极具想象力的字眼激起无限期盼。

从 eVTOL 的适航取证、未来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对低空空域管理体系改革的探索……这是一场交通领域新的技术革命。在这场变革中,中国的创业者并没有落伍。

当然,eVTOL 现在看起来距离公众还很遥远,例如低空空域怎么管?适航取证怎么做?运行的规章是怎么样的?这些皆是待解的问题。

但谢陵坚信,虽然目前政策、基础设施、用户认可和理解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难点,但真正的创业者不可能等所有条件都具备才去行动。

载人航空领域是一个慢迭代、长周期的行业。对于御风未来而言,有一个底线、两大坚持:严守飞行器安全的底线,坚持面向适航的核心系统自主研发、坚持持续推出产品自我造血。正如谢陵所说,这是一条穿越资本周期的赛道,最重要的目标是怎么活下来,并且持续活下来,才能最终胜利。

作者:史博臻

编辑:施薇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