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作者:韩浩月
自疑似歌手李玟生前控诉《中国好声音》的录音与视频传出,前后已有近一周时间,《中国好声音》母公司星空华文股价遭到腰斩,两天暴跌240亿元,浙江广电集团发文称“将以负责任的态度进一步调查核实”,而据媒体自《中国好声音》灿星文化内部匿名人士处了解到,“《中国好声音》照常播出、照常录制”。
目前李玟与《好声音》之间曾有的摩擦,已掀起舆论的惊涛骇浪,但如同风暴眼内部也有平静一面一样,社交媒体上的热议,以及网友的情绪,并没有真正淹没《好声音》,8月18日晚《好声音》的正常播出,表明在舆论与节目之间,仍存有一道隔离墙,骂《好声音》与看《好声音》的人,分别处于墙内墙外,两不相干,而正是因为这档节目仍有观众,所以它还有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
曾经,《好声音》在社交媒体刷屏,当时节目新颖的表现形式,以及热门选手的视频,陪伴过网友们打发掉不少娱乐时间。如今,2023年的《好声音》已经是第12季,在它曾经火爆过的社交媒体上,已经罕有人关注,加上李玟的缘故,这届《好声音》在豆瓣上被打出惊人的低分2.5分,这种情绪化的打分模式,来自网友无处释放的愤怒。
网友的愤怒,来自于李玟录制节目期间所遭到的不公正对待,这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原因之一,而促使网友集体发声的潜在动力,则属于对弱者的同情,平台的强势,使得李玟处于弱势一方,而李玟因为身患腿伤、癌症以及抑郁症,无形中又扩大了双方的强弱对比,网友在帮李玟鸣不平的同时,亦有替世间所有弱者呼喊的行为动机。如果搞不清楚这一庞大、有力、不熄不灭的集体情绪深处来源,那么被批评的一方,也便找不到准确的回应言语,模棱两可的回应只会火上浇油。
而之所以《好声音》相关方面,对网友的抵制与激烈批评给不出满意的答复,是因为还有“沉默的大多数”在社交媒体舆论场外给予节目支持,据报道,《中国好声音2023》首播节目收视率突破0.63,是同时段卫视收视冠军,周华健、薛之谦、潘玮柏、刘宪华四位导师也引起各自粉丝们的关注。如果统计一下《好声音》目前的主流观众群,很有可能会发现他们多来自于下沉市场,当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不断追逐着一个又一个娱乐热点的时候,早期《好声音》的影响力刚刚穿透城乡,传导到对娱乐消费反应较慢的群众群当中,直白一点说,《好声音》已经不再是办给一二线城市观众看的节目了,而它的新兴观众群,则会对节目制作内幕的关注度与敏感度没那么高。
李玟虽已逝,但她这次仍然被动地被推举到了“代言人”的位置,她的故事,为人提供了励志、美好的一面,她的遭遇,激起了人们对于痛苦、屈辱、悲伤的共情,哪怕对李玟不怎么熟悉的网友,也会不自觉地站在她这一边,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如果得不到疏导与解压,那么当下一次有类似事件曝光时,将会成倍地再次爆发出来。
在近20年的歌唱选秀史中,曾有无数个激动人心的瞬间,也有不少默默无闻的歌手,通过选秀一夜成名,成为娱乐圈的明星。哪怕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选秀的本质是一场“秀”,是设计好的演出,有不少虚构的情节,但知道真相的人,仍然会选择较为客观的态度,来评价选秀这枚硬币的正反面。但在后期,选秀节目暴露出来太多不堪的一面,比如“倒牛奶打榜”等,选秀真正让人看到了贪婪、愚蠢、丑陋等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选秀对于“野蛮生长”模式的推崇,对于制造“爆炸新闻”的嗜血式追求,还有为了满足流量欲望所使出的各种大小动作,其实已经写进这一娱乐形式的基因当中,在制造这一娱乐产品的过程里,产生矛盾、冲突、甚至是暴力,便不足为奇了。
庞大的市场需求,需要大量的视频内容来满足,把选秀内容放在当下整个视频消费领域当中,它仍然破具卖相,骂的人可能已经不再看选秀,但看的人仍会蜂拥而至,在泥沙俱下中,有百般面孔……在这轮风波过后,《好声音》大概率会如相关人士的判断那样,“照常播出、照常录制”,来自网友的“有罪推定”以及来自相关方面的“无罪辩护”两相抵消,在擅长遗忘的时代,用不了多久,这轮风波就会像没发生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