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有个词很流行:

腥风血雨体质


(资料图片)

指的是某些明星不管做什么,都会引起争议,吵上热搜。

不过鱼叔觉得,真正称得上腥风血雨体质的,不是什么明星。

而是,「妈妈」。

她们频繁地被推上风口浪尖。

江歌妈妈为女儿维权,被人骂疯魔。

将赔款全数捐出,又引来各路网络乞丐道德绑架。

被害的吴谢宇妈妈成了舆论焦点。

武汉被撞小学生的妈妈遭到网暴。

影视剧里类似的论调也屡见不鲜。

《隐秘的角落》王瑶是疯婆子。

《漫长的季节》美素太软弱……

似乎,不管妈妈做什么,都有这样那样不符合人们期待的「黑点」。

这种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奇案专栏第四期,鱼叔想推荐一部阵容豪华的港片。

同样聚焦于悲剧事件中的母亲形象。

但却完全是——

《不一样的妈妈

主演冯宝宝,一个现在不常被提起的名字。

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她的代表角色可能是《大富之家》里的大嫂。

但在上个世纪,她的名字可谓无人不晓。

两岁半就出道,被称为「天才童星」

三年演了150部电影,至今仍保持着华人童星拍片纪录,据说她当时的片酬可以买下香港整条街。

她不仅红透香港,还火到了全球。

被评是「中国影史上唯一可以挂着头牌卖座的童星」,美国旧金山市市长还曾为她设立了一个「冯宝宝日」。

更难得的是,冯宝宝不仅「等比例长大」,戏路也并未受限。

80年代又拍摄了多部历史古装剧,把武则天、孟姜女、貂蝉、西施、杨玉环等名人演了个遍。

不惑之年,冯宝宝仍在寻求演技突破。

出演《不一样的妈妈》,便是又一个踏出舒适圈的选择,因此提名金像奖影后。

这次,她化身一个「变态」母亲

林姑娘(广东话中称护士为「姑娘」),平日按部就班做着护士工作,待人态度亲和。

下班就操心给孩子做饭,督促学习。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居然是个杀人狂。

她居然谋划着要灭掉一个警察全家

刘青云饰演的警察张sir,自认和林姑娘只是普通朋友。

但在他结婚当天,林姑娘不请自来。

她声称自己只是碰巧路过,却在送上祝福后留在了宴厅。

全程参与了婚礼仪式。

主动与张sir的亲朋好友攀谈,混了个脸熟。

还异常亲热地拉着张sir奶奶的手,说了不少体己话,哄得老太太很是开心。

表面和乐融融,殊不知,背后已是杀机四伏

婚礼结束当晚,张sir和新婚妻子开车回家。

开开心心聊着天,随手从后座拿了盒礼物来拆。

怎料,礼盒里传出滴滴答答的声响,打开一看——

林姑娘送的「钟」

谐音梗迷信应验了。

厄运来得如此之快。

突然间,前方一辆运沙货车来了个急停。

张sir猛打方向盘,却还是撞了上去。

蹊跷的是,货车司机不仅没下车,还开始向他们的车上倾倒泥沙……

张sir再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身在医院,捡回条命。

妻子已经抢救无效去世

经查,运沙货车是偷来的,现场没留下任何指纹,警方毫无头绪。

没人能想到始作俑者是林姑娘。

她很是得意,甚至明目张胆地挑衅。

主动提出在医院值夜班照顾张sir。

深夜,正当张sir万念俱灰地感叹世事无常时。

林姑娘一边削着橙子,一边冷不丁地附和了句——

「好难预料的,我都想不到运沙车会这么难开……」

张sir瞬间毛骨悚然,这才看清了林姑娘的真面目,一有机会就告知了警局同事。

但这林姑娘,比他们想象中更毒辣。

她竟不断向警察出手。

反杀了追她的女警

给她注射过量胰岛素,五分钟后就因脑部缺氧死亡。

又在被男警跟踪时,装作没事人一样上前搭话,「你脖子上怎么有灰啊?」

对方还没反应过来时,手术刀已经抹了过去。

很快,林姑娘又盯上了张sir的母亲。

老太太还蒙在鼓里时,她殷勤地上门慰问,送去昂贵的补品。

几天后,老人也过世了

就连张sir的朋友,她都不放过。

林姑娘实在狡猾,不仅不留痕迹,还会精心布局不在场证明。

警方只能设局请君入瓮,让张sir去赴林姑娘的约,收集有效证据。

没成想,反被摆了一道。

林姑娘也是有备而来,不仅没露任何破绽,还一再激怒张sir。

把他气得原地暴走,最后甚至挥刀相向。

到头来,林姑娘反而用高超的演技洗清了嫌疑,张sir倒被误认为精神出了问题。

毕竟,自始至终,林姑娘变态的样子只有张sir一个人见过。

她会穿着儿子的衣服、戴上假发,假装中学生,和镜子里的自己对话。

还会在桌子上多摆一副餐具,疯狂夹菜。

菜放好几天,蟑螂窜行。

笑眯眯地说,「是不是不合胃口?再弄碗面给你吃吧。」

大家可能猜到了。

林姑娘之所以大开杀戒,与她的儿子有关。

她认定,张sir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她想让他也尝尝失去亲人的痛苦。

可真是如此吗?

来龙去脉,没那么简单。

事情始于一次意外。

林姑娘的儿子文文在学校踢球时,遭遇霸凌。

他为自卫,随手抄了根木板打了过去。

但没注意到,木板上有个钉子,直接扎进了对方的脖子。

后来,伤者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也有同学作证,文文不是挑起是非的人。

但文文却惶恐不安,因为欠缺法律常识,他觉得自己要坐一辈子牢了。

大哭大叫,不愿跟着妈妈去道歉认错。

警察上门找他,他立马觉得自己的人生要毁了。

火速撺到室外护栏上,以死相逼。

这还没完。

在医院治疗时,警察不知一旁的护士是文文的母亲。

当面嚼舌根,说文文这么调皮,肯定是家里没教好。

惹得文文气急败坏,冲过去与警察扭打,最后竟抢过警枪打死了警察

事情闹大了,大批警察赶来。

文文在妈妈的帮助下,演了出劫持人质的戏码。

他们一步步退至无人处,正要放松警惕时,又有警察从背后突袭。

文文再度应激,冲警察开枪。

说时迟那时快,他突然被一发子弹击毙。

对面开枪的警察,正是张sir

一个好好的母亲,为什么会变成杀人魔?

影片已经给出了答案,「为了儿子」。

虽然,表面上看,片中处处流露着母亲咎由自取的意味。

不像《误杀瞒天记》《一个母亲的复仇》等有着鲜明的惩恶扬善主题的影片。

片中的林姑娘并不是一个能带来爽感的复仇母亲。

反倒是最后,张sir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撕毁了文文所有照片,抹去了所有幻象。

他让林姑娘看清现实,承认罪行,锒铛入狱,才大快人心。

一连串悲剧背后,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林姑娘有时过于严苛,太看重孩子的学习,缺乏对其心理的关心。

回家看到文文一身伤,就认定他与人打架。

不分青红皂白,先揍一顿再说。

有时又过分宠溺。

明知文文犯了错,他一哭一闹,妈妈马上随着他的性子来,答应他不去警局。

甚至决定替他背袭警的锅。

和很多中国父母一样,她一厢情愿把人生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

形成了一种畸形病态的依恋关系。

失去孩子,她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为孩子复仇成了唯一动力,由此一步步走上了黑化之路。

但,这又完全是母亲的过错吗?

很容易被忽视的是,片头片尾都有一大段林姑娘的狱中独白,絮絮叨叨自己的生活。

这段独白一再强化着林姑娘的身份。

她不仅仅是一个妈妈,她还是一个离异的单亲妈妈

这其实也说明,母亲的疯魔,绝不仅仅是教育失败的恶果。

还和母职惩罚有关。

丈夫缺席,她一边工作,一边独自抚养孩子,负担了过重的压力。

也因为望子成龙的执念,她难以把控严与爱的度。

儿子死后,这样相依为命的生活塌掉了一半,崩溃、绝望如洪水猛兽袭来。

影片为了渲染惊悚氛围,夸大了林姑娘的疯,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情绪不真实。

现实许多悲剧事件中,都存在人们口中的「疯母亲」。

而且她们也常常是独自抚养孩子的母亲。

比如不久前刚宣判的吴谢宇弑母案。

不少媒体在分析作案的深层动机时,都提到吴谢宇的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极强、有些病态的母亲。

江歌妈妈也曾因为情绪失控被很多人说「可怕」「像巫婆」。

而她们都曾一个人辛苦拉扯孩子。

片中还点出母亲疯魔的另一层原因,社会对单身母亲的偏见和歧视

文文死亡悲剧的导火索,是多嘴的警察。

他话里话外透露出对单亲家庭的偏见,还造谣说文文的母亲是妓女。

文文两次出手,都是为了维护母亲,也说明他可能在生活中已经受到过不止这一次的语言暴力。

一个残酷的巧合是,演员冯宝宝本人,也因为孩子差点自杀。

她从小被父母当作摇钱树,16岁时曾因此住过精神病院。

第一次婚姻也遇人不淑,为与赌徒丈夫离婚,被逼在协议书上承认有精神病

因此失去了孩子的抚养权,崩溃得险些跳楼自尽。

冯宝宝的儿子邀请妈妈主演的《妈咪侠》

层层剖析下来,与其说林姑娘是「疯子」,不如说她是母亲困境的极致化、戏剧化呈现。

说到底,疯母亲叙事的重点,不是她「有多疯」。

而是她「为什么疯」。

其实近几年,类似的形象在影视剧里不少见。

国剧《不完美的她》,集中展现了母亲群体懦弱、自私等非典型的一面。

原版日剧《母亲》,聚焦于一个虐童、诱拐儿童的故事。

日剧《坡道上的家》,是基于真实的母亲杀子事件改编。

这些形象表面上在「黑化」母亲,实际上反而是在揭示母亲的真实困境。

让更多人理解她们丧偶式育儿的艰辛,以及所承受的巨大社会重压。

生活中,无论怎么为人母,都可能会被人说「不像个母亲的样子」。

就像很多网友认为,一个母亲在丧子后还情绪稳定、衣着整洁是有问题的。

说到底,人们对母亲的想象是多么匮乏。

神女或妖女,非此即彼。

「伟大母亲」和「疯魔母亲」,变成了二选一的命题。

但真实的人,是不能被这样概括的。

人们可以忽视一个活生生的人所经历的痛苦。

对一个母亲丢下一句「她疯了」。

转头又对另一个母亲下判词「她太冷静了」。

那么,谁才是不正常的人?

「疯母亲」又从何而来?

答案不言自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