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沿黄九省(区)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历时一年多筹备、拍摄和制作,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发起,联合山东省文旅厅主办,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协办,沿黄九省(区)文旅部门、电视台共同制作的黄河文化溯源节目《馆长来了》终于在山东卫视、山东文旅频道及沿黄各省区电视台同步开播了。
泱泱黄河水,华夏五千载。在漫长的岁月流变中,黄河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也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精神特质,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一座座博物馆、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历史故事……《馆长来了》试图通过博物馆馆长这个窗口,展现灿烂的黄河文化,探寻中华文明的根和魂。短短50分钟的节目不足以容纳浩瀚如烟的黄河文化,新黄河记者专访节目制片人刘辉,带来更多幕后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花3个月时间进行前期学习
黄河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馆长们将带哪些“国宝”亮相《馆长来了》?
从已经播出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甘肃博物馆带来的3件沙漠瑰宝,其中之一就是课本上的“顶流”——大名鼎鼎的铜奔马。郭沫若先生曾点赞它是“世界一流艺术品”,文物江湖上到处是它的传说。
神秘三星堆,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从四川广汉奔赴而来,带来了新出土的文物——铜顶尊跪坐人像,这座铜顶尊跪坐人像通高115厘米,由跪坐的铜人和青铜大口尊组成,尊的肩部有精美的龙形和牛形装饰,令人看后拍手叫绝。
四川博物院韦荃则带来了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这个铜壶就像是一条记录生活的有趣“朋友圈”,曾多次出现在历史课本上,让我们得以一窥2000年前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对文物的解读中,观众了解到失落了3000年的巴蜀文化和黄河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而读懂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对很多观众而言,也是走入黄河文化丰富内涵的开端。
回顾节目的准备过程,刘辉打开了话匣子。《馆长来了》的节目策划开始于2022年1月份,“节目宗旨就是制作一部黄河文化溯源的节目,我们希望能够让世界看见文物里的黄河文化,通过馆长讲述文物,通过文物看到文明,通过文明提振文化自信自强。”
有了节目立意后,节目组在前期筹备阶段花了大量时间去进行知识储备和走访、踩点。
先是从零开始学习相关知识。“节目立项后,我们先用了3个月的时间进行前期文化学习,向山东大学的栾丰实教授、方辉院长等专家认真地去请教,并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教授等,从一开始稚嫩的小白慢慢成长起来。”为什么做节目先学习?刘辉用了8个字来形容此次做节目与以往的不同——“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们做这种文化类节目之前也是非常谨慎的,况且这又是一个九省(区)的文化节目。”为了能做好《馆长来了》,节目团队甚至先做了一档《文物里的山东》来“小试牛刀”,节目播出后取得了较好的口碑,团队的士气和信心就这样被提起来了。
节目中最终展现出来的是博物馆的文物,但在前往九省(区)走访的时候,团队不仅走访了博物馆,还走访了当地的文物局相关专家、考古领队、文物挖掘者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成长,“可以说,我们是从相对陌生的内容里,慢慢地能够去提出问题,与他们对话”。
整个筹备过程,刘辉用“赛跑”来形容,“因为是九省(区)联动,节目里面不仅有很多的馆长、文物,还有各个电视台的主持人,需要各家电视台及专家、博主的支持,从不同维度整合资源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今年2月份,也就是过年期间,我们还在不断‘骚扰’各位馆长。”所以也就有了节目开播后的那封道歉信,“在谈古论今时,让您错过了正餐;在获取素材时,压缩了您的睡眠;甚至当您回到千里之外的工作岗位后,我们依然穷追不舍,远程‘监督’您完成后续补充,只为让每件文物都能‘活’起来,都能准确、立体地与观众朋友见面,再次请您原谅。”走过那段历程,刘辉由衷感叹,“虽然度过的时候都是困难,现在回首望过去都是风景。”
3个维度,筛选39组文物
《馆长来了》共有13期节目,27家博物馆的馆长、39组最具黄河流域代表性的文物一一亮相。观众都很关心,黄河历史文化浩瀚如烟,这些文物是怎么选出来的?
对此刘辉表示,在前期调研过程中,他们走访了大概30多家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比如河南、山西、陕西的博物馆数量都非常多,每个馆都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像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有37万余件文物,我们也在想,在如此多的文物中,究竟选哪些进行展现?最终,节目组建了专家顾问团,邀请国内多位权威文博专家、考古专家、历史专家等,最后根据他们的意见选了其中的39组,这个过程很不容易”。
刘辉介绍,专家们从多个维度对文物进行了考量,“第一,它一定是‘镇馆之宝’,最能够代表黄河文化在某个时间节点的高光时刻;第二,它一定具有典型的当地特征,因为黄河流域的每个地区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满天繁星,多元一体,才组成了现在的文化格局,每一个省的典型性特点,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另外,刘辉补充说,从文物自身出发,还有第三个考量维度,“比如文物对于施救时间、湿度、温度等要求特别高的话,从对文物保护的角度考虑,我们也不会选择”。可以说,39组文物是节目组在吸取专家、博物馆的意见,并照顾到呈现效果,综合对比三方面元素后而得出的结果。
第二季预计今年10月上线
《馆长来了》在内容和形式上展现出很多创新,每期节目由主持人辛凯和沿黄九省(区)电视台特派主持人搭档,文物专家、文化学者组成黄河文化溯源人,与馆长就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展开交流,而在外景拍摄中还引入了历史博主,让50分钟的节目变得活泼有趣又不失专业性。
刘辉介绍,创作团队年龄层次比较丰富,既有70后的资深导演,也有90后、00后的新锐导演,“资深导演用他的经验、格局和眼界,来把握着整体内容走向;新锐导演则代表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在策划节目时,我们深深地为中华文明的浩瀚以及它的深度、广度所折服,但由于我们梳理的内容多是知识类的,甚至是论文式的,所以想要让艰涩难懂的知识被大众听懂,就需要一种信息的对撞。专家团队保证了我们内容传播的权威性、夯实性,年轻人站在这样夯实的基础之上才能‘跳舞’”。
刘辉还记得,在节目筹备和制作过程中,她跟团队沟通时说过一句话:“必须能够浮得上来,也要沉得下去。”在她看来,节目主题是溯源,主角是中华文明、黄河文化,很多文物站在今天年轻人的角度看可能会产生很多有趣的解读,“但是我们希望在看待这些文物的时候,一定是站立在文化价值的基础之上的”。
尽管每期节目的文稿都经过七八关审核才得以呈现,但真正到了拍摄录制阶段,节目组还是遇到很多惊喜和意外。比如,在三星堆拍摄时,馆长给他们拿来了当时三星堆出土、还未陈列到博物馆的最新的文物进行拍摄。
对于播出后的效果,刘辉在心里有过预判,从目前反馈看,她表示已经高出预期。“我讲几个很细节的点,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打来电话问有没有重播;还有一位妈妈说,她的孩子上初二,平时不爱学习,却从《馆长来了》中学到很多知识”。此外,节目组还收到了来自博物馆馆长、专家、各省区电视台的肯定,“馆长们给我们的反馈都很情真意切,让我们备受感动”。
当过往都变成风景,下一季的旅途也即将开启。刘辉透露,目前,《馆长来了》第二季已在筹备中,预计今年10月上线,“主题仍是黄河,重点会放到考古遗址上,比如陶寺遗址、仰韶遗址,还有一些特色博物馆,像中国青铜器博物馆、文字博物馆等。我们的愿景是,真正走到遗址里面,通过特定的场景,去让观众触摸历史、去感受文化”。(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任晓斐)
原标题:博物馆馆长如何妙趣讲“国宝”?揭秘《馆长来了》的幕后故事
值班主任:颜甲
作者:任晓斐
责任编辑: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