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0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想给大家推荐一部关于“爱”的电影。

或者说,一部写给电影、也写给每位观众的情书。


(相关资料图)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伟大的导演的真挚告白”。

他有一位工程师父亲,对方教会他如何去理性地思考,如何将现代科技变为自己最好的创作工具。

他也有一个钢琴家母亲,对方教会他对于艺术的感知力、以及一种天生的、艺术家的表达欲。

成长环境为他打下了造梦的基石。

但如何将一个“浪费钱”的爱好,变为一个能“赚钱”的事业,如何面对这两者之间的撕扯,依然是贯穿他整个青春期的议题。

他也曾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而遭遇校园霸凌,或是因为父母的离异而饱受创伤。

但这些最终都变成了他的创作养料,他一生的创作母题。

每一位伟大的导演都会有自己的自传故事。

而现在,终于也轮到了斯皮尔伯格导演来讲述这个故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造梦之家》是去年的奥斯卡热门、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得主、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得主。

迄今为止,其烂番茄新鲜度仍高达92%。

也很高兴看到,这部电影将于5月25日在国内上映。这是一部难得引进的,我们一定要在大银幕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年度最佳,也被很多人誉为是“年度最让人感动的电影”。

确实很难不被它打动。

因为它太真诚了。

和许多同为怀旧题材的影片不同,在《造梦之家》里,你既不会看到一种成功人士回首过去的自我陶醉,也不会看到一种泡泡糖式的、粉饰太平的自我美化。

恰恰相反,时年76岁的斯皮尔伯格导演,依然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他用一种很平实、很克制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家庭的故事。

他也同样用这样平实、克制的口吻,揭示了自己的童年里,一些最具「撕裂感」的时刻。

那么,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痛苦吗?

恰恰相反,它讲述的——

还是「热爱」。

故事的A面,是一个热爱电影的少年,如何在父母的鼓励之下成长。

1952年的冬天,萨米在父母的陪伴之下,观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

电影放映之前,他在车里哭着闹着,不敢进电影院,仿佛那是野兽的血盆大口,会将年幼的他所吞噬。

但在电影放映后,他望着闪闪发亮的银幕,瞬间失去了言语。

他第一次明白,电影就是一场目眩神迷的美梦。

因为电影里出现了火车,父母给他买了火车玩具作为礼物。

但真正吸引他的并非火车本身,而是如何用摄影机,将火车相撞的画面记录下来。

他开始沉迷于用摄影机来记录一切。

一开始是拍家庭录影,拍姐妹一起玩、拍家人一起露营。

后来变成了在学校拍电影,拍枪战、拍剧情片。

他无师自通地自学成才,并且领略到了最重要的一点是:

摄影机的存在,不仅仅是记录真相。

你同样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剪辑、拼接和重构真相,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真相。

但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是「看见」。

因为电影,就是关于看见。

而在故事的B面,则是关于少年的家庭。

你会发现,很巧合的是,每一次他在电影创作上的成功,似乎总是伴随着某种人生的撕裂。

当父亲鼓励他为母亲拍摄一部露营纪录片时,他却在这个纪录片里,偶然地发现了关于母亲的另一个真相。

而当他所制作的校园纪录片在毕业舞会上播放,所有人都在为他的作品欢呼喝彩时,他却要独自承受父母离异、与初恋分手的苦痛。

在整部电影看似明快、温暖的基调之下,似乎总是隐藏着一抹很淡的、忧郁的底色。

它虽然残酷,却很真实。它让我们看到,电影并非现实,电影更不是现实的良药。

每一次当萨米试图全身心沉浸于电影,现实都会给他一顿狠狠的鞭子,令他从中抽离,也不得不独自品尝现实和电影之间的撕裂感。

那么,究竟是从何时起,萨米才下定决心要追求电影艺术?

或许也正是在他明白了「电影」究竟是什么的时刻。

在影片的最开始,摄影机的确只是一种玩具,拍电影也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爱好。

但那个最为至关重要的、转折的时刻,恰好就在于——借由摄影机的镜头,萨米发现了母亲出轨的秘密。

他反反复复地、从那个看似不重要的镜头边缘里,确认母亲的动作和眼神,确认她的确钦慕着另一个男人。

在这个时刻,电影不再是逃避现实,反而帮助萨米「看到」了现实。

又或者说,他帮助萨米打开了另一种现实的视角。

原本对他而言,家庭意味着无条件包容、理解和支持;但现在他明白了,这背后还伴随着另一个人的牺牲。

做出牺牲的人,正是母亲:她放弃了作为钢琴家的事业,也压抑了自己的感情。

在那个令他如遭雷击的镜头里,他看到的并非背叛,而是牺牲。

是母亲的牺牲,成全了他的“造梦之家”。

家庭就像是一个天平,总有人要做出牺牲。

母亲会为了丈夫和孩子做出牺牲。

孩子也要为了父亲的工作而做出牺牲。

影片的后半段,他们举家搬到了加州,萨米不得不面对新的校园环境、和随之而来的同学霸凌。

只是,在他们的家族史里,似乎总是有着不顾一切、去追求所爱的、“疯子”般的基因。

或许午夜梦回时,萨米时常会想起马戏团工作的舅姥爷所说的话。

“家庭,艺术,会将你撕裂”

“我们是瘾君子,艺术是我们的解药”

“家人是我们的挚爱”

“但我们会为艺术痴狂”

最终,萨米需要做出选择。

母亲也需要做出选择。

而在这个时刻,“造梦之家”再一次发挥了魔力:

正因为片中的每个人,无论做什么选择,都从自己的本心出发。所以他们也得到了家人的包容和理解。

借由这些选择,影片试图向我们传达的,正是一种关于“热爱”的人生态度:“爱我所爱,尽情造梦”。

做自己永远不必感到抱歉,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

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为自己造出人生梦想,才能迎接生命中所有的灿烂。

很高兴看到《造梦之家》能在国内上映。

因为我非常确定,这是一部我们一定要在大银幕上观看的电影。

从第一个镜头起,它就是为影院而生的。

它讲述的也正是电影人的“热爱”。

你会在片中看到诸多的影史彩蛋,《火车进站》《戏王之王》,还有大卫·林奇导演本人所客串扮演的约翰·福特……

你也会在片中看到不少经典电影,包括许多斯皮尔伯格自己未来电影的雏形。

例如影片中展示的所有主角早期拍摄的电影,就的确都是斯皮尔伯格本人年轻时的作品。他兴致勃勃地将这些素材重新拍摄了一遍,也仿佛是和观众一起,重温了自己的童年。

许多年来,斯皮尔伯格本人是一个好莱坞的“神话”。

而在这部电影里,他重新审视了这个神话,并且告诉我们所有人,“神话亦凡人”。

导演试图在片中探讨一些矛盾、对立的母题——科技和艺术,家庭和自我,电影和现实。它们之间的撕扯贯穿了整部电影。

而最终,可能我们作为观众最想要知道的答案还是——

电影究竟是什么?

也许电影是一场梦。

我们希望能用电影来做梦,用它来弥补生活中的不满足。

但梦会“背叛”你:每一次当萨米因为电影而感到喜悦的时候,现实会给他带来痛苦。

也许电影是一个视角,一种认知。

摄影机的眼睛,能拍到人眼所看不到的东西,能拍到人心难以捕捉到的东西。

它能够跳跃地平线,带你抵达另一个层面的现实。

它打破了你的梦、你的幻想。

它本身就是一种现实。

再往后,电影似乎又“超越”了现实。

影片后半段,导演拍摄了一个令很多人觉得值得玩味的情节。

萨米在新的学校里遭到校园霸凌。

但当他有机会拿起摄影机的时候,他不仅没有让霸凌者在镜头里出丑,反而将对方拍摄得极为英俊、高大、如阿波罗神般熠熠生辉。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连校霸自己都不理解。

而萨米说,“我只是为了让我的电影更好看”。

在那一刻,电影不再是校园纪录片,而是他的“电影”,他的创作;霸凌者也不再是凶手,而变成了他的“主角”。

他作为导演,献祭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痛苦,才还原了一种电影的“真实”。

电影于他,既非现实的镜子,也不再是梦、是游乐场,是一种弥补遗憾的想象。

电影就是电影,是他的艺术,他的造物。

他能够为创作付出一切。

因此,当银幕亮起的时候,他会看到属于自己的一束光。

电影的存在,不是用来逃避现实,也不是用来重构现实。

电影本就是另一种现实。

这就是他对于电影的热爱。

又或者说,“电影”本身亦是一种隐喻。

人终其一生,都是在现实和梦想、在责任和热爱之间撕扯着。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电影”,可是,你又愿意为了自己的热爱付出多少呢?

电影是斯皮尔伯格的“选择”。

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选择。

我相信几乎所有人的童年里,至少都曾有一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陪伴。

《辛德勒的名单》《E.T.》《侏罗纪世界》《人工智能》《头号玩家》……

这些电影所承载的,不仅是斯皮尔伯格的梦,也是我们的回忆,我们的现实。

电影是梦,斯皮尔伯格是造梦人,我们都曾在他的世界里看到自己,看到另一个维度的现实。

而这一次他所讲述的,就是他的“造梦之家”。

无论如何,5月25日,我会再一次去看《造梦之家》。因为,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他的童年、家庭、人生与梦想的真谛。是我们每一个人与斯皮尔伯格的一期一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