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凯特·布兰切特,她就已是光彩夺目的明星。表演了几年舞台剧后,大魔王开始逐梦电影圈,她的电影之路始于在《天堂之路》( Paradise Road)中担任配角,对戏衬托着两位实力非凡,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演员: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和弗朗西丝·麦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不过此后,即便是出演小角色,光芒耀眼的她不再衬托任何人,未曾在对手戏中黯然失色过。《奥斯卡与露辛达》是凯特的第二部电影,对戏巅峰时期的拉尔夫·费因斯(Ralph Fiennes),她更甚是引人注目,勾魂摄魄。之后,凯特·布兰切特表演生涯的每部电影都可以贴上独属于自己的标签。无论是催人泪下的剧情片、惊心动魄的动作片、先锋实验的艺术片,还是愚蠢无脑的喜剧片,她都可以接演,题材多元,角色各异,这样的演员实属罕见。
1992年,凯特毕业于悉尼国立戏剧艺术学院,两年后,她成了澳大利亚最炙手可热的戏剧女演员,到了1997年,她开始主演好莱坞大片,而1998年她就首获奥斯卡提名。当然,那只是大魔王光辉的开始。我们认为,布兰切特的魔力和演技的关键在于,她完美地平衡了表演上的亲和共鸣感和令人难以捉摸的张力:她出现在大小银幕里,而又令人难以捕捉。她一如既往地大胆勇敢,永不妥协,坚定做自己。大魔王曾说:“我确实喜欢保持对事物的神秘感,对我自己和其他人亦是如此。”
(相关资料图)
她还对书里的每一种口音了如指掌。静坐下来盘点布兰切特的电影作品,我们统计出了11种来自不同电影角色的口音,以及一些来历不明的语言发音。如果你无法摸索清楚一个女演员所有的口音台词表现,又谈何真正地了解她?大魔王已经斩获两座奥斯卡小金人,其他表演也有四次提名。然而,即使如此,这些数量似乎低估了她的实力成就。可以这么说,在同辈中,凯特·布兰切特是最备受尊敬的女演员。但是,可别指望大魔王转型电影创作。2007年,她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表示“拍电影拍一阵子,就会变得有点无聊枯燥。你会想,导演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身份,而且拍电影可能会拓宽演员方面的能力。但表演不是,表演从未能够涵盖我的全部。”不过,大魔王已然迷倒众生,我们愚蠢地认为这些角色就是她的全部。
原文地址:https://www.vulture.com/article/best-cate-blanchett-movies-ranked.html
原作者:Will Leitch and Tim Grierson
(2022年10月7日)
译者:被动的观众
电影一直在反映时代的脉动,就算整个世界都沉默,即使一点声音,都会成为一股力量。(豆瓣@被动的观众)
41
《夺宝奇兵4:水晶头骨万国》
(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2008)
这可能是排名垫底的表演,对吧?没错,必须是的。布兰切特似乎很津津有味地享受在《夺宝奇兵4》装扮苏联女恶棍——她似乎是整部电影中唯一特别投入的角色——可惜,这个表演并不奏效,无力回天。就好像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就对凯特说“去吧,撸起袖子加油干”,却从未让她知道,即便她费尽心思,千辛万苦地去表演,但其他演员似乎无心于此。你只需要知道,苏联女反派可能是布兰切特生涯里最糟糕的表演,但她仍然是整部电影中最有趣的地方。
40
《不要抬头》
(Don’t Look Up, 2021)
合作亚当·麦凯(Adam McKay)之前,布兰切特曾在《宣言》(Manifesto)中一人分饰多角,其中一个角色也是新闻播音员。同样的角色,她在《宣言》中演得颇有犀利辛辣之味,而在《不要抬头》里对布里·埃文蒂(Brie Evantee)一角的演绎则显得肤浅而懒散。如果评价早间电视脱口秀主持人是一群空洞无趣的人,这并非算得上是严厉的批评,但《不要抬头》大行其道地批判讽刺媒体人,令人吃惊,布兰切特的表演方式也是明显地配合电影戏剧夸张的讽刺风格。她太聪明了,不适合做这么无聊的事情。在这部众星云集的烂片里,虽然凯特的戏份不多,但却是她为数不多的一次翻车,令银幕外的观众感到尴尬。导演麦凯要为之背书,但凯特自己略受争议质疑,也是理所应当的。
39
《毒家新闻》
(Veronica Guerin, 2003)
《毒家新闻》改编自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讲诉了一名王牌记者(由布兰切特饰演)深入调查都柏林的地下毒品世界,最终惨遭不测的故事。导演乔尔·舒马赫(Joel Schumacher)有点蝙蝠侠正义附身,但呈现出的电影效果苍白无力,还没有电影中毒品针管刺进肉身的画面来得震撼有力。虽是改编自真实事件,但电影的每一步剧情走向都让观众觉得虚构不实。相比电影,你会发现自己更多沉浸于布兰切特的爱尔兰口音。毋庸置疑,大魔王的爱尔兰口音无可挑剔。
38
《歌声不绝》
(Song to Song, 2017)
在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的《歌声不绝》里,布兰切特戏份寥寥可数,在电影中无足轻重。在这部讲述音乐圈子的电影里,她基本上是瑞恩·高斯林的“成熟”版女友的投射。令人难以捉摸的是,布兰切特扮演的是一个新的角色?还是导演马力克仅仅把前作《圣杯骑士》里关于她的一些镜头素材,再次剪辑到电影里,填补剧情?不过,在银幕中昙花一现的布兰切特看起来美丽不绝。
37
《疾走天堂》
(Heaven, 2002)
正如斯皮尔伯格从库布里克那接手了《人工智能》(A.I.),汤姆·提克威(Tom Tykwer)在茫茫人选中接手指导了《疾走天堂》,这部电影本是是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生前完成剧本但未拍摄的《神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布兰切特在电影中饰演一名英语老师,维稳治安,报复曾入侵学校的毒贩,将他们炸死,最终事与愿违,却伤及无辜。在提克威版的《疾走天堂》,我们看不到一丝接近基耶斯洛夫斯基惯有的微妙和黑暗风格,电影给人感觉像是一部浪漫惊悚片——英语老师爱上了审问她的警察(乔瓦尼·里比西饰)——当情节反转,电影就变味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天之灵,还是别看到这部电影了。
36
《天堂之路》
(Paradise Road, 1997)
布鲁斯·贝雷斯福德(Bruce Beresford)擅长拍摄黑暗时代里的善良之光,《天堂之路》讲述的是一群被囚禁在日本拘留营的女性组建了一只合唱团,挺身度过战争。电影是诚挚真诚的,这些妇女所经历的一切会让你肃然起敬,但贝雷斯福德无法做到让她们的个人故事特别引人注目。《天堂之路》是布兰切特的电影处女作,在片中为格伦·克洛斯和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作配,但她也很快超越了这两位伟大的女演员。
35
《盟军夺宝队》
(The Monuments Men ,2014)
因为布兰切特的存在是如此的气场强大,所以在接演一个孤僻胆小的角色前,她有必要再三考虑下。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执导的二战题材电影《盟军夺宝队》里,布兰切特饰演法国艺术策展人克莱尔·西蒙(Claire Simone)直面危机,解决问题,但收效甚微。克莱尔一角可以说是“胆小如鼠”,头发扎紧,戴着一副图书管理员般的眼镜,但布兰切特的表演可谓用力过猛,似乎是有史以来最小心翼翼的馆长。电影中,马特·达蒙(Matt Damon)饰演的富有同情心的盟军军官与她有着一段虚假的爱恋,看起来假戏假做,没有火花。不过,电影虽是单调空洞,布兰切特的法国腔又是如此的惟妙惟肖。
34
《罗宾汉》
(Robin Hood,2010)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执导、罗素·克劳(Russell Crowe)和凯特·布兰切特参演的《罗宾汉》( Robin Hood)并不乏潜力。真正了解电影的观众都知道一个冷酷的事实:《罗宾汉》本可以叙事得更为黑暗现实,但电影悲惨经历让它大缺火候。重塑玛丽恩是一聪明的做法,她在电影中不再是个典型的受难少女。布兰切特也是颇有风趣地赋予了玛丽恩许些淡泊与冷酷,对罗宾汉的粗汉子魅力无动于衷。但这部10年的烂片病态般地连一些故事中的低俗幽默都想要榨干,最终布兰切特像其他角色一样平淡无奇。
33
《德国好人》
(The Good German, 2000)
战后惊悚片《德国好人》在大银幕呈现了一个致命女人版的布兰切特,她渴望回到战前往日,与美国军官(乔治·克鲁尼饰)重燃旧情。布兰切特说:“我必须不惜一切地塑造好属于自己的角色,要不然模仿模仿玛琳·黛德丽 (Marlene Dietrich)有什么意义呢?她的表演已经无可挑剔了。” 确实,布兰切特在电影中重塑了黛德丽的烟熏妆色,另一番纵情声色,电影也是四处在致敬借鉴经典,确保观众能找到《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和一些黑色电影、旧片场战争爱情片的影子。布兰切特的演绎在观众心中留下完美十足的形象,但她的努力似乎毫无意义,就好比电影已胎死腹中,而她依然努力地产出“表演成果”。
32
《航运新闻》
(The Shipping News, 2001)
布兰切特在《航运新闻》里是一朵自甘堕落的“花瓣”。Petal一名此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布兰切特的其他作品角色中。布兰切特在此之前证明,她能驾驭各种各样的角色,但你也可想而知,这个角色背后她的种种付出——这部电影和角色都配不上她的努力才华。
31
《乱世有情人》
(Charlotte Gray, 2001)
在《乱世有情人》中,布兰切特饰演的法国夏洛特·格雷(Charlotte Gray)在二战中执行任务,协助对抗纳粹。这部愚蠢的战争惊悚片有一大致命错误就是,画蛇添足地强行融入了爱情故事。你可以从同片名主角格雷身上看到现实生活很多女性的影子,但电影里的男性角色都很沉闷无聊,配不上法国姑娘格雷亦或是布兰切特。电影含“男”量太高了,布兰切特还得花点戏份去合理化这些男性角色存在的必要。
30
《伯纳黛特你去了哪》
(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2019)
当《伯纳黛特你去了哪》档期调到2019年8月时,电影基本被业内打入冷宫了。布兰切特搭档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两位艺术家重磅合作的票房扑街之作,在上映前就不被看好,视为烂片。电影改编自玛丽亚·森普尔(Maria Semple)的畅销小说,尽管你会理解为什么布兰切特对剧本感兴趣,可结果却是它的成片质量平庸无奇。布兰切特饰演的伯纳黛特是一名成功有为的建筑师,后来过上了“隐入尘烟”般的生活。相比凯特在《蓝色茉莉》的情绪炸裂,这个角色更为温和稳定。但是在《伯纳黛特你去了哪》,凯特一直尚未在严肃戏剧、喜剧幽默和忧郁悲剧之间寻找平衡,同样地,她也未能出色地驾驭好伯纳黛特——这是一个在大银幕里不那么引人夺目的角色。不过你还是会心存希望,期待布兰切特和林克莱特再度携手合作——这对搭档可以吊起观众胃口,下次合作肯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29
《空中赛车》
(Pushing Tin, 1999)
《空中赛车》是部不可思议、稍有失准的电影,讲述了约翰·库萨克(John Cusack)和比利·鲍勃·桑顿(Billy Bob Thornton)饰演的两个空中雷达管制员他们紧张压力的工作不断给家庭生活增添麻烦,同样困扰着他们心爱的另一半(布兰切特和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饰)。布兰切特扮演库萨克的妻子,她红杏出墙于老公的对手桑顿,这一忘恩负义的角色她照样演得兴奋活力。电影很荒谬胡扯,但这四位演员都很精彩出色。遗憾的是,布兰切特的戏份最少,扮演的角色也最空洞无趣。
28
《雷神3:诸神黄昏》
(Thor: Ragnarok, 2017)
《雷神3:诸神黄昏》在概念上先行于电影实际效果,构思上更令人赏心悦目。执导该片的是伪纪录片风格的惊悚喜剧电影《吸血鬼生活》(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的导演塔伊加·维迪提(Taika Waititi),因而布兰切塔饰演的大邪恶反派海拉具有一股强大无比的吸血鬼气质,她是雷神失散已久的姐姐,无所不能。布兰切特穿着紧身套装昂首阔气地走来走去,穿梭于各种特效场景,魅力十足。但这个角色并没太多发挥的空间,咱们这位奥斯卡影后似乎不太关心如何深入地挖掘海拉,探究她是如何变成可鄙的反派。当然,布兰切特的加盟雷神只是在找乐子,我们也没有必要对她挑三拣四。不过,《雷神3:诸神黄昏》传递了一个信号:如果一个演技高超的女演员为了天价片酬,而去接拍那些愚蠢无脑的大片,那她会演成什么模样?还好谢天谢地,布兰切特一如既往地敬业。
27
《纵情四海》
(The Man Who Cried, 2001)
布兰切特的演绎完全符合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所评价的“外表风骚浪荡,内心正直善良。” 但《纵情四海》浪费了像她这样的优秀演员,尤其是她还要配戏衬托着不合角色的克里斯蒂娜·里奇(Christina Ricci) 和漫不经心在表演的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你能从电影感受到编导莎莉·波特(Sally Potter)的风格技法和良苦用心,布兰切特在戏份下线前也是大抢风头。
26
《灰姑娘》
(Cinderella, 2015)
笑容——是布兰切特在肯尼思·布拉纳(Kenneth Branagh)版《灰姑娘》里的表演秘诀。大魔王饰演恶毒继母,春风满面的笑容流露出了宽厚仁慈,而她那血红般的口红又暗示了该角内心深处的恶意歹毒。归根到底,布兰切特把一部真人版动画片演活了,这是一次幽默风趣、有意为之的华丽转变。但实话实说,一旦你识破了这种反派表演上的技巧设计,就没有太多其他可圈可点的地方了。《灰姑娘》的继母一角表演尽在凯特掌握中,但也成了一个问题:你会被大魔王逗乐,但看不到惊喜。
25
《荒野寻踪》
(The Missing, 2004)
《荒野寻踪》呈现了布兰切特和导演朗·霍华德(Ron Howard)非同寻常的一面,一次令人振奋的变化。一直以来,才华有成的人寻求突破是值得称赞一番的,但这部黑暗的西部片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并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布兰切特饰演的玛姬生活在19世纪末崎岖不平的美国西南部。有次,曾抛弃家庭的父亲(汤米·李·琼斯Tommy Lee Jones饰)前来探望失散多年的玛姬,父女俩展开合作,向杀害她丈夫和绑架她女儿的土匪复仇。凯特是个卓越超群的女演员,我们看到她在努力地演好属于自己的一部《不可饶恕》(Unforgiven),但给人一种浅显表面的吸引力,因为她一直都不适合去演这个强壮有肌的角色——不过,布兰切特什么都敢尝试,她不会轻易退缩,要不然哪来这么多演技高超的表演。
24
《滴答屋》
(The House With a Clock in Its Walls, 2018)
《滴答屋》是部无咎无誉的儿童片,这种类型的电影大多都是借着哈利·波特的风潮轻而易举地在市场上大挣一波。电影改编自约翰·贝莱尔小说《魔钟奇幻屋》,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男孩路易斯(欧文·瓦卡罗Owen Vaccaro饰)的父母不幸去世,而后他则投奔到怪诞叔叔乔纳森(杰克·布莱克Jack Black饰)那生活。布兰切特扮演的是乔纳森邻居——机智过人的齐默尔曼夫人。魔法,是他们俩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对于布兰切特而言,扮演齐默尔曼夫人一角可谓小菜一碟,但她没有过分抢戏,装腔作势地演。我们更为所见的是她举手投足优雅贵气,精彩有料地陪衬着布莱克的喜剧效果,给这部平庸无奇的电影增添了一丝品位。这是一次低调适度的表演,电影里看不到她的高光时刻,看得到的是,即便是一个小角色,布兰切特都会是个独特的存在。你愿意相信布兰切特扮演的是女巫,因为她本身就是个“大魔王”。
23
《完美盗贼》
(Bandits, 2001)
金球奖把巴瑞·莱文森(Barry Levinson)的《完美盗贼》归类到“喜剧/音乐电影”,布兰切特也因此迅速地获得金球奖第二次提名。但这部电影并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电影中,布兰切特与银行劫匪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比利·鲍勃·桑顿(Billy Bob Thornton)展开了一段浪漫三角恋情。但这很难抉择吗?你会希望布兰切特远离这两个怪咖,独自美丽,风风火火。其实《完美盗贼》并非一塌糊涂,也不缺乏思考,但成片质量参差不齐,只有当布兰切特出现在银幕时,故事才真正生动有趣起来。
22
《老公不及格》
(An Ideal Husband,1999)
画个大饼,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和凯特·布兰切特在一部电影里同框对戏?好了,请停止意淫。她俩早在90年代末就联袂出演了《老公不及格》,源自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喜剧,改编得勉强还行。布兰切特饰演不苟言笑的妻子与尖酸刻薄的摩尔展开了一场较量,因为摩尔手上有她正派有为的老公(杰瑞米·诺森 Jeremy Northam 饰)其不可告人之事,对他要挟勒索。《老公不及格》是一部质量颇高、具有文艺气质的娱乐电影,不过观众一直等待布兰切特真正地放开来演,可惜她从未能摆脱束缚桎梏。最终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两位奥斯卡影后要是放在今天来演这部电影,会是多么活力四射的名场面啊!
21
《瞒天过海:美人计》
(Ocean’s 8, 2018)
布兰切特在《瞒天过海:美人计》的角色对应的是《十一罗汉》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拉提斯。令人沮丧的是,逐一比较完两部电影后,你会发现,她基本上在复制拉提斯,像拉提斯一般操纵金钱诈骗,玩弄豪客。虽是重启版的《十一罗汉》,但凯特在片中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角色,她的戏份更是在电影中消失隐身了一大段时间,令人遗憾。天啦噜,她可是凯特·布兰切特啊!不过,布兰切特依然风趣幽默,看起来魅力十足。总之,电影我们看到了一个在餐车里大搞诈骗的凯特·布兰切特。
20
《玉面情魔》
(Nightmare Alley, 2021)
布兰切特在《玉面情魔》里的角色并不是简单的“蛇蝎美人”。在这部黑色电影里,莉莉丝·里特(Lilith Ritter)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心理医生,走进了占卜大师斯坦顿·卡莱尔(布莱德利·库珀Bradley Cooper饰)的事业轨道。可以从她的身上看到所有经典的致命女人角色的元素,她耍起心机都会微微眨眼,乐此不疲。正如电影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布兰切特也善于各种“变形”,把自己的机智聪明赋予到了这个有缺陷的角色中去——即使你怀疑莉莉丝,你也难以预测她会做什么。《玉面情魔》最精彩过瘾的莫过于,看到布兰切特玩弄骗子于手掌中,最终揭晓阴谋诡计。其实电影只需要把布兰切特好好装扮一番就行,但她的表演让角色不止于华丽风情。
19
《咖啡与香烟》
(Coffee and Cigarettes, 2003)
当名人难,当名女人更难,抱怨自己走红的烦恼并非易事——你害怕自己的虚假不实会被公之于众,担心自己无能为力再去与“普罗大众”共情联结。在吉姆·贾木许(Jim Jarmusch)的短片集《咖啡与香烟》里,布兰切特在11分钟的片段里将这些烦恼不易演得淋漓尽致。这一短片就是《表姐表妹》(Cousins),故事概念很简单:凯特在酒店大厅里和多年未见的表妹雪莉聊天叙旧。她们一坐下开谈,雪莉就显而易见地遮掩不住自己对凯特的负面情绪,怨恨嫉妒其更加功成名就。姐妹俩为时简短的互动,火药味十足,让布兰切特得以洞察剖析明星的另一面,他们既是权力的上位者,也是被控诉的对象。布兰切特一人分饰凯特和雪莉两角,扮演凯特时充满歉意,忧郁焦虑,扮演雪梨则是一股摇滚朋克风,极度傲慢无礼,批评嘲讽像凯特这样的明星站在高位又视特权奢侈为理所当然。这段表演并不是在道歉谢罪,而是直面明星身份的另一面,他们出名的代价,但雪莉的尖刻刻薄之语也是在替说出我们的心里话。
18
《惊魂眼》
(The Gift, 2000)
《惊魂眼》放到今天几乎被众人遗忘。重温回首一下,这部惊悚片阵容强大,导演是山姆·雷米(Sam Raimi),布兰切特饰演一名南方小镇的占卜师(又解锁了一种新口音!),被迫卷入一场谋杀案,用自己的超感官能力拨云见日。编剧是比利·鲍勃·松顿(Billy Bob Thornton),创作灵感来源自他母亲(有趣的是,松顿坚持认为自己母亲有超能力),但电影没有《弹簧刀》(Sling Blade)那般惊悚黑暗,更多的是雷米所擅长的逻辑推理。布兰切特在片中的发挥稳打稳扎,不过,饰演精神错乱的乡巴佬的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和凯蒂·赫尔姆斯(Katie Holmes)可能更为吸睛出彩。
17
《圣杯骑士》
(Knight of Cups , 2015)
在泰伦斯·马利克执导的音乐小品电影《圣杯骑士》里,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演的好莱坞编剧在数段恋情中思考生活。不足为奇,影片中的女性角色都不太引人注目,她们更多的是给人留下印象,而非真实饱满的人物。但布兰切特饰演男主忧伤的前妻,零零碎碎的戏份却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公平地说,出演马利克的电影让人抓狂,电影会拍成何样你毫无所知——或者你的角色可能会被完全删减掉。) 一股忧郁经常弥漫着电影,伴随着人物的漂泊迷离,哀叹着破碎的关系,挽歌着隐形的受挫之痛,而布兰切特的表演更是加深了电影悲伤的基调。电影里她的戏份不多,但她不在场的时候会引人怀念——你会希望马利克能把更多视角放在他们的婚姻上,以及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关系破裂。
16
《通天塔》
(Babel, 2006)
在《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前两年,布兰切特与布拉德·皮特就合作拍过《通天塔》里的其中一段故事。电影由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指导,展开多重叙事。布兰切特饰演的是绝望的美国主妇苏珊,与丈夫在摩洛哥度假,不幸遭遇枪击。经历了生死攸关之事,她看尽了人情冷暖。这个角色难度颇大,布兰切特出场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害怕、尖叫、嚎哭的状态,她的表演让苏珊的恐惧不安显得尤为真实。
15
《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系列里的精灵女王(Galadriel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and Hobbit movies,2001, 2002, 2003, 2012, 2013, 2014)
在彼得·杰克逊的两大巨制系列中,布兰切特并没有太多空间可发挥,她只是在施展自己的银幕魅力。(但是,哇,她真的非常庄严神圣。)精灵女王在电影中并不是一个饱满的角色,更多起着推进剧情的作用——别大声吐槽,也许是我们忽略了精灵女王重要的地方——不过其实,凯特·布兰切特自己比起长生不朽的精灵女王精彩多了。
14
《水中生活》
(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2004)
拍《水中生活》前,布兰切特已身怀六甲,她饰演澳大利亚记者简·温斯莱特-理查森,在片中也碰巧怀孕了。(“韦斯"指责"我是个方法派演员,”她后来开玩笑说。)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经常鼓励古怪荒诞的表演,但《水中生活》挖掘了布兰切特更温暖脆弱的一面。片中著名海洋学家史蒂夫·齐苏(比尔·默瑞 Bill Murray 饰)和自称其子的愚蠢甜心耐德·普林顿(欧文·威尔逊Owen Wilson 饰)都对布兰切特情有独钟。这个角色并非布兰切特一次真正的华丽转身,但简的甘美甜蜜(尤其是在内德身边时)有种鬼鬼祟祟般的魔力。
13
《真相》
(Truth,2015)
《真相》改编自2004年的爆炸新闻事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举证报道乔治·沃克·布什(George W. Bush)总统在70年代参加国民警卫队以逃避越战服兵役,一时间舆论四起。尽管这是一次失败的真相追踪,但布兰切特饰演的电视新闻制片人玛丽·梅普斯(Mary Mapes)深得人心。她与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饰演的丹·拉瑟(Dan Rather)一同追寻真相,期间工作事业几近毁灭。在布兰切特近些年的作品中,她更为关注到那些口音夸张或抽搐难度的角色,在这一维度的标准下,梅普斯则是一个相当普通的角色:一个聪明上进的新闻女记者,对自己的专业能力颇为自信,却最终对一些草率报道粗心大意。这个角色并没有什么令人难以抗拒的地方,但最终却如此感人:因为有很长一段时间,布兰切特塑造的角色都没有在《真相》里这般普通而真实。这是布兰切特演技精湛的一次表演,可惜大多人都未曾看过,令人难以置信。
12
《汉娜》
(Hanna ,2011)
“她就像电影里的坏女巫。”《汉娜》的导演乔·赖特如此描述布兰切特的角色。她饰演的玛丽莎·维格勒(Marissa Wiegler)是一名中央情报局特工,追捕西尔莎·罗南(Saoirse Ronan)饰演的逃亡女主汉娜。2015年,布兰切特在《灰姑娘》里扮演过邪恶继母,早在此前,她在《汉娜》就首次尝试出演扮演童话般的反派角色。维格勒手持一把枪,一副致命女人的模样,再加上时髦的造型外表,足以令人忽视她那白人垃圾口音。近年来,大女主动作片是市场一大需求。尽管布兰切特不是《汉娜》的主角,但她曾明确表示,如果有机会,她可以驾驭一部属于自己的《极寒之城》(Atomic Blonde)。
11
《返老还童》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2008)
在布兰切特拍过的爱情片中,奇幻片《返老还童》展现了她最可爱活泼的一面。这部奥斯卡提名电影讲述了本杰明·巴顿(布拉德·皮特饰)返老还童的生命旅途及其遇到的挚爱——她就是南方芭蕾舞演员黛西,布兰奇特演绎出的优雅轻盈满足了所有观众对黛西一角的预期。黛西的不幸在于,她无法指望跟着本杰明白头偕老,过着正常的生活,而本是前程似锦的舞蹈生涯因一场奇异的车祸而戛然而止。因此,布兰切特的整个表演都是克制内敛,伤感而失意。布兰切特赋予了黛西一种动人心碎的缥缈之感,她就像一艘“夜晚的潜水艇”,从“白日焰火”的本杰明身旁悄然驶过。令人震惊的是,《返老还童》横扫奥斯卡13项提名,布兰切特的表演却没有入围,而彼时她已是像梅丽尔·斯特里普般是奥斯卡提名的常客。
10
《我不在那儿》
(I’m Not There, 2007)
好吧,托德·海因斯(Todd Haynes)指导的《我不在那儿》可谓是创作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的模仿秀,但尤为生动有趣。这是一部非同寻常的传记片,布兰切特扮演青年时期的鲍勃·迪伦,提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那是《别回头》(Don’t Look Back)时期里在英国巡演迪伦,机智聪明,而又受人讨厌;反骨叛逆,想要征服星辰大海。布兰切特演活了鲍勃·迪伦,那股艺术家般善变的幽默机智,和疲倦于世的状态,和絮絮叨叨的紧张模样。这是一次完美的模仿致敬,我们也从凯特的表演中与鲍勃·迪伦深刻共情。毕竟,迪伦是个伟大的变色龙,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转变过多种风格。因此,迪伦应该比谁都清楚,要演好像他这样的印象派大师,适合表演加工,角色再创造。
09
《奥斯卡与露辛达》
(Oscar and Lucinda,1997)
《奥斯卡与露辛达》是布兰切特进军美国的首部电影,展露出她成为下一颗闪闪发光的巨星潜力。电影改编自彼得·凯里(Peter Carey)小说,布兰切特饰演的露辛达(Lucinda)是一个从小受到激进女权思想熏陶的澳大利亚姑娘,对玻璃教堂产生迷恋,并短暂地与奥斯卡(拉尔夫·费因斯Ralph Fiennes饰)坠入爱河。这一时期的费因斯可谓站在自己生涯的星光顶峰,但值得注意的是,连他都会对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布兰切特感到惊叹称奇。他俩情逢对戏,产生了明显的女强男弱的化学反应。从一开始,布兰切特就表现得很有原始生命力,不拘束于电影风雅精致的设定。
08
《天才瑞普利》
(The Talented Mr. Ripley,1999)
在《天才瑞普利》中,布兰切特饰演的美国名媛是个低调又关键至极的角色,她遇到了马特·达蒙饰演的反社会分子雷普利,不知不觉成为一大导火线,让雷普利走向谋杀犯罪的开端。《天才雷普利》受众人喜爱,你可以大下结论,这部电影是所有演员职业生涯的亮点,不过,布兰切特的角色在电影中并不聪明机智,但依然值得欣然观赏。走出电影,布兰切特其实才华横溢,妙趣横生。
07
《宣言》
(Manifesto, 2017)
拜托,布兰切特怎么可能会拒演错过这样一部电影?在《宣言》中,她扮演了13个不同的角色,每个人物的独白表演都是基于上世纪著名的宣言。如果你想在这些微妙各异、轻描淡写的角色中寻找表演的精髓与共同之处,你恐怕只会失望至极。布兰切特大胆放开地去表演,一如既往的出色地游走于不同的角色——新闻播音员、流浪汉、总裁大佬、科学家、人偶师、教师...布兰切特合作导演朱利安·罗斯菲尔德(Julian Rosefeldt),共同塑造了哲学家、艺术家和激进分子等,为他们的思想注入了活力。因此《宣言》(最初是当作装置艺术放映)是一部观赏性十足的实验电影,大胆而先锋,充满了显而易见的高潮与平缓情节,但一直都引人入胜。宣言独白是庄重严肃的,但布兰切特的演绎又是有趣戏谑的,这种令人忍俊不禁的表演让电影里传递的智慧思想更具吸引力。
06
《丑闻笔记》
(Notes on a Scandal, 2006)
《丑闻笔记》是部性感十足、八卦满天飞的心理惊悚片吗?是的,凯特·布兰切特和朱迪·丹奇(Judi Dench)在片中点燃激情四射的火花。电影既尊重了两位处于风暴中心的女性当事人,又直观明了地叙事呈现出那轰动一时的丑闻(其中包括与15岁的未成年人有染的师生恋。)不伦之恋是一个尖锐先锋的现代议题,电影将它搬到银幕,再现风波事件,并加之审视,显得雅俗共赏。如果有什么不妥的话,那可能是《丑闻笔记》有点超前于时代了。
05
《蓝色茉莉》
(Blue Jasmine,2013)
二封奥斯卡,布兰切特凭借是一个不讨喜的角色。“我想很多人会说,‘我们为什么要对茉莉共情呢?’”后来,凯特说道,“但我试图寻找联结,一个许多观众都会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生活的困境陷阱,我又会是什么样的人?”生活的困境将茉莉推拉进疯魔的陷阱,我们对茉莉的厌恶恐惧,以及产生的共情皆因布兰切特狡猾的设计和情绪猛烈的表演。她并没有着力让茉莉显得可爱。(当然,茉莉对身边的人,特别是想帮助她的人,所做出的行为也是残忍的。)但凯特巧妙十足地编织出了一种急剧惊变地慌张感,触动人心,似乎观众眼前的茉莉将坠入悬崖,或沉溺深海。布兰切特成功地做到,既沉稳缓慢地让茉莉渐入深渊,又富有张力地让她情绪异常。茉莉可能是愚蠢、虚荣且狭隘的,但在内心深处,我们都会暗自担心,我们可能将来有一天也会变成茉莉的样子——好在上帝开恩,要不然我们可能就会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也好在布兰切特精彩十足的表演,让我们转移目光,不去多想。
04
《伊丽莎白》和《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里的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I in Elizabeth and Elizabeth: The Golden Age,1998, 2007)
当时,布兰切特对于银幕前的观众来说耳目一新,但自《伊丽莎白》后她开始驰名中外。凯特呈现了一个我们未曾见过的伊丽莎白女王: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又棱角分明。她匆忙上台,挣扎于爱恨情仇中,尚未准备好迎接权力的游戏,却颇有铁腕地驾驭王朝。这部电影连海报都让人看着肃然起敬——谁敢惹这个伊丽莎白?尽管十年后的续集没有那么令人难忘,但伊丽莎白女王仍然是一个值得回归续演的角色。大魔王凭借伊丽莎白一角获得了演艺生涯首次奥斯卡提名,并向这个星球的子民展现了她深不可测的表演才能。
03
《飞行家》
(The Aviator, 2004)
凯特布兰·切特扮演受人爱戴的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并凭此角赢得了演艺生涯的首座奥斯卡小金人。凯特开拍《飞行家》之日,时逢赫本驾鹤西去。布兰切特后来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赫本的一生如此非凡,她与世长辞,更是让世人难忘于心。”扮演如此著名的人物总是令人生畏,而赫本的去世又无疑增加了公众压力:凯特能否恰如其分地呈现本尊。最终,布兰切特并未让众人失望:在《飞行家》中,她的表演跟男主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一样大放异彩,主导着整部电影。她演起赫本毫不费力,自然而然,令观者惊叹,银幕上的凯瑟琳·赫本跟霍华德·休斯一样丰满真实。在《飞行家》中,赫本是电影明星的化身:机智迷人、超凡脱世,而布兰切特的演绎让我们看到她身为普通人的一面,不过凯特分寸把握得很好,保留了巨星的神秘风采和难以言喻的伟大——这些就像是名人巨星所随身携带的,如同口袋里的零钱或房子的钥匙。当赫本在《飞行家》里戏份终止,离开了我们后,整部电影的情节和休斯的成长都走向了不同的变化,她的缺席萦绕着之后的一切。谁能忘记她呢?
02
《塔尔》
(Tár)
我们很容易把布兰切特的演技视为理所当然,她的表演天赋似乎是如此灵巧,驾驭不同角色显得毫不费力。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大魔王就会走进不同的角色,她必须找到新的表演定位,你才会意识到,“哦对,她做到了。” 托德·菲尔德(Todd Field)的传记片《塔尔》剧情引人入胜,围绕着主角莉迪亚·塔尔展开,一个享誉国际的指挥家和作曲家,站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顶尖。可惜,高处不胜寒,魅力十足又严厉苛刻的塔尔跌入深渊,一切皆因她的傲慢狂妄与性格缺陷。
布兰切特扮演过的角色未曾如塔尔这般宏伟威严,当然,也未曾像她这样神秘又脆弱,这也是电影中莉迪亚最引人注目的两大特征。凯特完美地呈现了塔尔的一切——她的聪明才华,她的利己主义,她固执己见地捍卫自己权力上位者的方式(保护自己不跟随潮流变化)。最终,你对莉迪亚的解读,既反映了你如何看待这个角色,也反映了你自己——电影对塔尔的设定暧昧不清,有着令人兴奋的解读空间,她既不亲和讨喜,也没有被妖魔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布兰切特的表演多么的高耸可敬,鼓舞人心。
不同于命运多舛的莉迪亚,布兰切特一直不断地寻找出口,突破自己。
01
《卡罗尔》
(Carol, 2015)
这部浪漫唯美的电影把布兰切特放在主角的位置,而实际上真正的女主角鲁妮·玛拉(Rooney Mara)则变成了配角,这得归咎于颁奖季的尿性安排。但布兰切特也经得住考验,饰演的卡罗尔成了同名电影的中心——一个如诅咒般生不逢时的女人,优雅高贵却又难掩悲伤,她的痛苦绝望在那个时代可能难以为人所知。《卡罗尔》改编自帕特里夏·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的小说,讲述了在上世纪50年代,布兰切特饰演的卡罗尔与鲁妮·玛拉饰演的内向羞怯的百货公司雇员特瑞丝之间的禁秘之恋。尽管卡罗尔更富有经验,但她长年累月的世俗生活也让她暗自打量——快乐满足如白驹过隙,短暂即逝的激情才是值得尽情回味的。卡罗尔的聪明机智和世故成熟可能会吓到特瑞丝,但布兰切特一直让我们铭记这种世俗化的外表是多么肤浅,她的特权世界是多么容易崩溃。卡罗尔是脆弱而保守的,但布兰切特却有一颗灵活的心。没有生硬的口音,没有奇异的怪癖——然而,卡罗尔生活在布兰切特设计的伪装下,成了一个世俗上快乐的母亲,和幸福的妻子,有时她可以欺骗自己:不需要有其他,不再有别的追求。相比对话台词,布兰切特用一双疲惫的眼睛就可以传递给我们很多卡罗尔的细节信息。电影的结尾,布兰切特的暖心一笑让我们相信,也许卡罗尔的真爱燃情终于又再现了。
-FIN-